《西游记》如来降服大鹏鸟时为何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

  《西游记》如来降服大鹏鸟时为何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西游记》这一段过800里狮驼岭的故事,表明道、佛两界,纵有再多手段,有些事情的摆平终究还须要靠山,至于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且往下看:

《西游记》如来降服大鹏鸟时为何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

  太白金星报信,暗示狮驼岭深厚背景,侧面也反映了道佛两家的微妙关系,以及两家修行的差别在《西游记》74回【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一开始,师徒四人走到八百里狮驼岭,遇到太白金星化身报凶,原文有:

  行不数里,见一老者,鬓蓬松,白发飘搔;须稀朗,银丝摆动。项挂一串数珠子,手持拐杖现龙头。远远的立在那山坡上高呼:“西进的长老,且暂住骅骝,紧兜玉勒。这山上有一伙妖魔,吃尽了阎浮世上人,不可前进!”

  为何不可前进?在74回名有“长庚传报魔头狠”,怎一个狠角色?文中有:

  行者道:“怎的狠?”公公道:“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宫,十一大曜个个相钦。四海龙曾与他为友,八洞仙常与他作会,十地阎君以兄弟相称,社令城隍以宾朋相爱。”

《西游记》如来降服大鹏鸟时为何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

  太白说了此魔头的背景,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可谓道家点了佛家事。太白也只说了狮驼岭第三怪的大鹏;尚没有点明大魔头和二魔头,在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中,如来一并做了说明,原文:

  如来道:“我慧眼观之,故此认得。那老怪与二怪有主。”叫:“阿傩、迦叶,来,你两个分头驾云,去五台山、峨眉山宣文殊、普贤来见。”二尊者即奉旨而去。如来道:“这是老魔、二怪之主,,,,,,

  原来二怪六牙白象,原为峨眉山普贤菩萨的坐骑,大魔青狮为五台山文殊普萨的坐骑,此宣二位普萨一同降魔。接着,说起三怪与如来的渊源:

  说飞禽以凤凰为之长。说当时凤凰生了孔雀、大鹏。孔雀是大姐,但性最恶,能吃人,相隔四十五里路就能把人一口吃吸。我在雪山顶上修行成丈六金身的时候,不料被孔雀吸下肚去。我想从他便门出来,恐怕玷污了真身,只能剖开孔雀脊背,回到灵山。当时想了断此物性命,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大鹏与他是一母所生,是弟弟,若以此关系论道,则是有此亲戚,所以悟空笑道:如来是你娘舅,你如来还是妖精的外甥哩。”如来道:“那怪须是我去,方可收得。“

《西游记》如来降服大鹏鸟时为何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

  从这里可以看出,狮驼岭背景非凡,三个障碍后面是三大靠山,以此暗示,取经修行是困难重重,在处理方法上,道家和佛家显然是不同的,太白金星的方法,也是道教的方法,道法自然,符合道趋利避害,修行上讲究避开障碍;而佛教有应劫一说,明知有难,也要坦然应对,当然也不全是,但就八百里狮驼岭一节来说,确实是应劫一说。

  如来收服金翅大鹏时,玩了一个什么大摆场?折射了什么在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中,如来答应悟空:“那怪须是我去,方可收得。”,于是有:

  如来即下莲台,同诸佛众,径出山门,又见阿傩、迦叶引文殊、普贤来见。二菩萨对佛礼拜,......二菩萨相随左右,同众飞空。只见那——

  满天缥缈瑞云分,我佛慈悲降法门。明示开天生物理,细言辟地化身文。

  面前五百阿罗汉,脑后三千揭谛神。迦叶阿傩随左右,普文菩萨殄妖氛。

  还有后来收服三魔的描写里:

  只见那过去、未来、见在的三尊佛像与五百阿罗汉、三千揭谛神,布散左右,把那三个妖王围住,水泄不通。

《西游记》如来降服大鹏鸟时为何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

  从描写里,可以看到去收服这三个魔头,过去(燃灯古佛)、未来(弥勒佛)、见在(如来)的三尊佛像,如来带了文殊、普贤二菩萨,五百阿罗汉,三千揭谛,迦叶、阿难。

  从这里可以看出,佛队伍里还是这个娑婆世界里的三尊佛,菩萨队伍里只带了文殊和普贤,这是合情的,因为大怪二怪是其坐骑,而迦叶阿难本是如来的左右待从,理应跟从,至于500罗汉和三千揭谛,罗汉是佛陀的声闻弟子中的四果位,揭谛是佛教的护法神,属于小字辈,为何有这种阵势。

  一是,降大鹏确实是家事,别世界的佛插手也不方便,另一方面来说,一世界主世一佛,自家的事自家平。从修行上看,佛家讲究克服内心的心理障碍,只能内求,别人是帮不了忙的,即只能自家调伏。同时,虽然过去佛和未来佛摆在那里,还是当下一念最有重要,调伏心魔还要靠当下的即心即佛。二是,从佛世界来说,各位大家长互相看着,佛家也不是六亲不认,也要尊长爱幼。这当然有着现实意义,佛教刚传入汉地对亲情的漠视还是有的,当时就被其儒道家指责为无亲情可言,但随着佛教的汉化和本地化,也随着三教合一,汉地孝亲等文化基因也被佛家所吸收。三是,无论在神界和人界,地位的尊卑和出行都有很大的关系,况且又涉及到自家亲戚,公平公开,也算有个见证。

《西游记》如来降服大鹏鸟时为何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

  如来收服金翅大鹏,有何讲究?在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中:

  如来情知此意,即闪金光,把那鹊巢贯顶之头,迎风一幌,变做鲜红的一块血肉。妖精轮利爪刁他一下,被佛爷把手往上一指,那妖翅膊上就了筋。飞不去,只在佛顶上,不能远遁,现了本相,

  这个变做鲜红的一块血肉。妖精轮利爪刁他一下,着实反应出利用本能反应,就能不能远遁,现了本相,说明佛法中,最难应对的就是欲的本能,入手调伏也是这个欲的本能处,所谓的解铃还须系铃人。

  真正制伏,是否是以欲制欲?你看如来和大鹏金翅雕对话:

  妖精道:“你那里持斋把素,极贫极苦;我这里吃人肉,受用无穷!你若饿坏了我,你有罪愆。”

  如来道:“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那大鹏欲脱难脱,要走怎走?

  是以没奈何,只得皈依。

  妖精的欲望是吃人肉,享用无穷,这代表着众生的欲望,而如来道: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就是说好吃的先给你吃,这样一方面满足了欲望的要求,二是没奈何,只得皈依。

《西游记》如来降服大鹏鸟时为何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佛教的无我无欲,其实以其他的更大的欲作为目的,如果一切皆空,修行的目的又有何意义呢?

  所以,从小乘的无我,到空观,再到《涅槃经》中的涅槃四德,出现了一个常乐我净的境界,也算是一个丢小我,达到大我的胜欲境界。

  有没有带孔雀大明王菩萨?这个真的无关紧要从上面如来出行的场面看,交待出场的确实没有孔雀大明王菩萨,带与不带,以世俗观念来看都是没有道理的。

  大多数用凡间的避亲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认为如果让孔雀大明王菩萨一同前来,一是可能让孔雀大明王菩萨太没有面子,二是会不会激起孔雀大明王菩萨的反变。其实这是对佛教文化不甚了解的造成的。

  即然成了菩萨,哪里还有这些寻常分别心,若如此,佛界天天也打打杀杀、逞强斗狠的,哪还来的西方净土一说。

  总之,如来降大鹏精没有带孔雀大明王菩萨,并没有什么深意,以修行的观点看,已经克服的障碍心,还要找出来,不是自寻烦恼吗?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