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清,圣人出”怎么理解?原来有这么个典故

  “圣人出则黄河清”意思指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这种说法,正如河清海晏、河清云庆、河清社鸣、河清人寿等等这些成语,都寄托了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总是希望出个好皇帝,能够带来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其实,黄河水的清浊,主要是自然现象,与圣人出不出没有直接关系。

“黄河清,圣人出”怎么理解?原来有这么个典故

  首先,万里黄河绵延5464公里,只有占三分之一多的中下游是河水浑浊,而占总长度一半以上的黄河上游,从河源至河口镇这一段,水是清的。黄河流经中游时,由于黄土高原的土质松散贡献了绝大部分泥沙,才造就了滚滚黄涛。

  其次,在黄河中下游,河水存在短时间变清的频次,但并不像传言的五百年乃至千年才一遇。据地质学史学家考证,中国历史上的"河清",有记载可查的便有43次,首见于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最后一次记载是在乾隆53年(1788年),平均不到40年就有一次。并非世间稀有,那也就不是古代史书中应作为祥瑞,拜帝王德政所赐,需要大肆歌功颂德的了。

“黄河清,圣人出”怎么理解?原来有这么个典故

  三国曹魏时李康所著的《运命论》中有:“夫黄河清而圣人生。”到了明朝,程登吉编著的幼儿启蒙读本《幼学琼林》影响则最大,其中明确提出了“圣人出则黄河清”。之所以说黄河水的清浊,主要是自然现象,与圣人出不出没有直接关系。一些有力的反证是:在有史可查的43次“河清”中,当政者去掉“明君圣主”和不好不坏的君王不计,有三位皇帝,都是昏聩无能之辈,两位还是亡国之君,却占据了7次“河清”指标。其中第一位是汉桓帝,他在位时外戚专权,阉党为祸,卖官鬻爵,荒淫无度,导致东汉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难怪诸葛亮在《出师表》里面,力谏刘禅不要像汉桓帝一样“亲小人,远贤臣”。所谓“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另外的两位,一位是宋徽宗、另一个是元顺帝。这两位自然很难与“明君圣人”联系上,但每人都将3次“河清”业绩揽入怀中。记载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河清”祥瑞的“河渎碑”,至今尚存在陕西韩城禹王庙旁。倒是元顺帝似乎有自知之明,元顺帝听说“黄河自河东清者千余里,河鱼历历,大小可数“,但却“惨然不乐者数日”,他担心的是:“传云,黄河清,圣人生。当有代朕者。”果然六年后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仓皇北遁大漠。

“黄河清,圣人出”怎么理解?原来有这么个典故

  说句有意思的,跟黄河清浊有关的俗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原意是指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黄河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泥沙多多,黄浪滚滚。所谓"黄水一石,含泥六斗"、"黄河斗水,泥居其七"说的就是黄河多沙的状况。黄河的平均含沙量为35 公斤每立方,这就是在世界江河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细小,往往与河水混为一体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上那是“越洗越有”,真的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黄河清,圣人出”怎么理解?原来有这么个典故

  用数据说话,据调查,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呈锐减态势,2000年至2015年,年均入黄泥沙量仅为2.64亿吨,比历史均值15.92亿吨减少了83.6%。新世纪以来的“黄河清”,持续时间之长,远超历代记载,史所罕见。其实是退耕还林政策,”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是黄河生态环境不断转好的表现。世间没有救世主,人民群众才是自己的英雄。

  最后,还是要励志一番,命途多舛,事业、爱情、生活受挫时,我们仍要告诉自己:“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