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估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很多人首推乾隆皇帝)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被高估的历史人物?我赞同几个朋友称乾隆是被高估的历史人物。乾隆是位运气非常好的皇帝,他享受了康熙、尤其是他父皇雍正艰苦创业打下的基础,带给他丰厚的红利。他的十全老人的称号完全是获利最大的和坤和成就了他,和坤的作用在乾隆年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业,和坤是巨贪,但和坤也绝对是一个八面玲珑,聪明绝顶的治家经济能人,和坤的才能维持了乾隆盛世。

被高估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很多人首推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不仅仅是个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眼光短浅,而且还是个愚昧无知的皇帝。乾隆五十年八十大寿,英国女王派遣大使为乾隆贺寿,也随便带来了英国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合作的协议。面对英国带来的火车车型、地球仪、轮船、枪械等当时的先进科技,乾隆不屑一顾,认为人家只会做些取巧的东西,不实用。当时在和坤和英国人的谈判中,英国答应从中国进口丝绸和茶叶等农产品,而英国答应给中国进口枪械,火车机械等应有尽有的两囯双边贸易产品和科技。然而乾隆却认为当时的清朝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居然还无知的让自己的官员陪同英国大使看看这个世界上最发达强盛的帝国。夜郎自大的乾隆当时决定,闭关锁国,赶走任何在中国进行贸易的外国商人。使中国彻底走向闭关锁国,最后被科技强大的外国任意欺凌的满清,百年屈辱史一直到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才彻底结束了这些让国人不能忘怀的历史。

  命最好的皇帝弘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而且不是嫡子,按理说轮不到他做皇帝,然而清初顺治、康熙、雍正都不是嫡子继位,预示着弘历也有继位的可能。尤其是雍正的第一个皇后孝敬宪皇后只生过一个嫡子,而且这个名叫弘晖的嫡子在8岁的时候就夭折了,这给了雍正其他儿子一个天赐良机。

  康熙五十年,弘历出生,在他之前,雍正已有四个儿子,但长大成人的只有弘时一人。弘时大弘历七岁,母亲是齐妃,身份地位都高于弘历的生母钮枯禄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弘时继位的可能性都要远远大于弘历。

  弘历上位得益于受到祖父康熙的赏识,并在康熙六十年被接入宫中恩养,同时也因为康熙对他的喜爱,成了传位于雍正的一个坚定理由。正是因为雍正继位都沾了弘历的光,所以他在雍正元年就被秘密立为储君。弘时彻底没了戏,不但如此,雍正为了扫清弘历继位的障碍,还在雍正五年就将24岁的弘时赐死。得到祖、父亲两代帝王的恩宠,弘历可谓是命好的不行。这还不算完,下面四点更说明了他命好得不行。

被高估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很多人首推乾隆皇帝)

  其一,他活到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而且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什么大灾大病;

  其二,他12岁被秘密立储,25岁继位,期间顺风顺水,毫无波折;

  其三,在他之前,顺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时间给他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国库充盈,物阜民丰;

  其四,他掌权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顶峰,而且是皇权最鼎盛时期,皇帝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真正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

  做皇帝做到这种程度,历史上绝无仅有,因此说他是命最好的皇帝。

  被演绎最多的皇帝乾隆身体健康,性格好动,既有钱也有时间,因此喜欢四处走动。他六次南巡,四次东巡,三次巡幸五台,二次诣盛京,一次巡幸中州,另有拜谒东陵,围猎木兰,这些活动数不胜数,并且在此期间确实发生过许许多多真实的事件,比如他第二个皇后那拉氏就是在第四次南巡途中,因为“断发之谜”被乾隆冷落,再也没有出现在世人面前。

  类似的这些事件经过官员们的推理、文人的演绎、百姓们出于窥私皇家秘事的目的,逐渐发酵出了许多故事,历经几百年,这些故事便流传了下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而乾隆自然也成为知名度最高的皇帝。

  1991年,香港与内地合拍的《戏说乾隆》更是将乾隆塑造成为一个有血有肉、风流倜傥、丰功伟绩的皇帝。自此,乾隆便频频出现在影视剧中,《雍正王朝》、《乾隆王朝》、《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等电视剧层出不穷,为中国各阶层的民众普及了一下乾隆的生平事迹。尽管其中多数都是假的、不存在的,如同现在人们追捧明星一样,乾隆也逐渐被人们提起并赞誉有加,甚至有人称其为“千古一帝”或“乾隆大帝”。

  然而,历史的真相真的如此吗?乾隆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的人物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最被高估的皇帝乾隆的身高不高,长相一般,与人们印象中的高大英俊、风流潇洒相去甚远,如果不是皇帝,只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罢了。乾隆的才情也很一般,传说他写过四万多首诗,超过唐朝所有诗人作诗之和,然而他流传下来的不过一首仿佛歌谣般的《飞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从中可以看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乾隆,文学根基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被高估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很多人首推乾隆皇帝)

  尽管乾隆在文化传播,比如下令编纂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四库全书》等方面有重要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在编书过程中,也毁了一大批古籍记载和明史档案,焚书总数将近15万册,可谓是人类文化史上的浩劫。

  我们还可以从武功和国库两方面印证乾隆的所谓“盛世”。

  乾隆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人",并作《御制十全记》,令写满、汉、蒙、藏四种文体,建碑勒文。这“十全武功”指的是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见大小金川之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这其中三次新疆用兵,两次抗击廓尔喀,对新疆、西藏的巩固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千秋之下我们也要承认他的功绩,然而其他用兵,有的小题大做,比如两次金川之役,有的非正义之举,如镇压林爽文起义,还有的是以败求胜,如缅甸及安南之役。

  所以,他的“武功”方面比照乃祖康熙可谓天壤之别,有好大喜功之嫌。

被高估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很多人首推乾隆皇帝)

  至于他的“治国”,从国库由充盈变空虚可以看出水平来。他刚继位时,用“国富民强”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大清帝国一点都不过分,然而到乾隆末年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3.5亩,低于警戒线4亩水平,而且这些耕地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占人口5%左右的大地主阶级的手中,普通百姓则耕无余粮,以至于1793年(乾隆五十七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期间,发现北京街头乞丐很多,许多老百姓都蓬头垢面,衣杉褴褛,英国人当垃圾扔掉的食物也被这些人抢着吃。

  “康乾盛世”在乾隆末年一点点地撕下伪装,暴露在全世界面前,以至于仅仅半个世纪后,英国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老大帝国的大门,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封建王朝制度从乾隆中晚期就已经走向穷途末路,而清朝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有社会制度发展的必然经过之外,乾隆作为国家元首,责无旁贷。他六下江南,沿途挥金如土,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对经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他宠信和珅,造成吏治腐败,贪污横行,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社会资源的过度集中和统治阶级的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使中国当时的经济处于崩溃状态。

  如果说“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那么它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衰退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奋五世之余烈”的乾隆皇帝只是抓住了历史阶段的尾巴,而并没有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因此“千古一帝”、“乾隆大帝”的称呼实在是高估了他。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