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监刘瑾简介资料(揭秘太监刘瑾之死)


  中国明朝被凌迟的太监刘瑾是有多惨,为何会被处以凌迟?明朝末年,刘瑾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太监,在嘉靖帝的后宫中工作,负责管理御花园的工作。因为他精明能干,深得嘉靖帝的信任,后来被提拔为内宦,掌管了内阁的工作,成为当时的一位实权人物。


明朝太监刘瑾简介资料(揭秘太监刘瑾之死)


  “当今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站皇帝”,这话在明朝正德年间流传甚广。“坐皇帝”指的是明武宗朱厚照,“站皇帝”说的便是太监刘瑾。


  这句话没传多久,明武宗朱厚照就下令,判刘瑾“千刀万剐”的凌迟酷刑。


  明武宗规定,要将刘瑾示众三天,割上3357刀,每一刀肉割成鳞片大小,目的就是为了让刘瑾感受生不如死的惨痛。


  结果,还没等到第三天,刘瑾就断气了。


  刘瑾在行刑时到底有多惨?


  正德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刘谨获罪后被押赴刑场。


  刑台下面,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拍手称快的围观群众,他们见到大宦官刘瑾狼狈的样子,一个个高声喝彩,准备拭目以待。


  在万众瞩目之下,刽子手扒下了刘瑾的囚衣,开始施行凌迟。


  刽子手先在刘瑾的左胸口用力地拍了一掌。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刘瑾的心脏收缩,输血功能就会变弱,防止刘瑾在凌迟过程中,流血过多而亡。


  拍打完后,刽子手从刘瑾的胸口开始割,每割10刀,刽子手就会高声声报数。


  这期间,刘瑾几度陷入昏迷状态,为了避免他在昏迷中死去,刽子手便会停歇一阵,等他醒来后再继续割。


  在刘瑾一声声的惨叫声中,第一天的行刑圆满完成,他被割了357刀。


  血肉模糊的刘瑾被押回大牢,狱卒给他发放了两碗稀粥,刘瑾强大的求生意识支撑着他喝了下去。他在心里祈求,说不定皇帝心软了,能饶他个不死呢!


  第二天一早,刘谨再次被押到刑场。


  为了防止刘谨像头一天那样大喊大叫,所以在第二天行刑前,他们给刘瑾的嘴里塞了个核桃,刘瑾的疼痛只能往肚子里咽。


明朝太监刘瑾简介资料(揭秘太监刘瑾之死)


  就在刽子手行刑了数十刀之后,刘谨就被割得气断身亡了。


  刘瑾虽死,但刽子手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要遵照皇帝的要求,割满3357刀后,斩下了刘瑾的首级。


  由于刘瑾作恶多端,当时围观的老百姓都花钱买刘瑾的肉,百姓们将他的肉生吞嚼碎,借此发泄心中怨恨。


  刘瑾究竟犯下怎样的罪过,以至于上到皇帝,下到老百姓都对他恨之入骨呢?


  草根出身的刘瑾,50岁逆天改命。


  刘瑾本姓谈,他生于景泰二年、陕西兴平县一个普通农家。


  在当时的底层百姓眼中,宦官是一份体面且流行的职业,于是在谈瑾6岁时,他的父母托关系将他送到了宦官刘顺的门下,成为了一名小太监。


  至此,谈谨改名为刘瑾。


  几年后,刘顺将刘瑾送进了宫。


  初进皇宫,刘瑾只是个低贱杂役,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洗刷马桶。


  尽管每天受尽欺压,但并不影响刘瑾梦想成为像王振那样权倾天下的大太监。


  然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实在有着天壤之别。刘瑾在底层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一直到他40岁的时候,他才终于被授予教坊司大使之职,成为正九品太监。


  升职后的刘瑾,还因为一次意外,皇帝差点要了他的脑袋。


  那一年正是弘治元年,为了庆祝改元,刘谨管辖的教坊司排演了盛大的节目。


  不料,在正式表演中,有一名戏子突然唱起了格调低下的民间小曲,惹怒了孝宗及大臣们。


明朝太监刘瑾简介资料(揭秘太监刘瑾之死)


  为了保命,刘瑾掏出多年的积攒俸禄,四处求助。最终,刘瑾被免了死罪,被改判发配茂陵守墓。


  刘瑾在陵园里一守就是十年,此时他以年过五十。即便是知天命的年纪,刘瑾依旧不甘心如此潦草一生。他又拿出积蓄四处行贿,终于依附上了明孝宗身边的大宦官李广。


  弘治十一年,刘谨被调往东宫,伺候太子朱厚照。


  也正是从进入东宫后,刘谨的人生终于迎来了惊天逆转。


  太子朱厚照是明孝宗和张氏唯一的孩子,他本来还有个弟弟朱厚炜,遗憾的是朱厚炜在三岁那年早夭,因此,明孝宗把所有的宠爱都放在了朱厚照的身上。


  由于是独子,再加上孝宗的宠溺,8岁的朱厚照养成了任性骄纵的性格,他不喜读书,每天只顾着玩闹,刘谨便抓着这个机会开始巧献殷勤。


  随着年纪的增长,太子朱厚照变得越发放纵,整日沉湎酒色,行为也越来越荒唐。


  在朱厚照的成长过程中,刘瑾一直陪伴左右,对于太子提出的各种需求都有求必应,他也因此成为太子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


  弘治十八年五月初六,明孝宗病重。


  明孝宗临终前,他把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位辅佐大臣叫到病榻前,对他们嘱托道:“朕遇病不起,也是天命。朕继位以来,一直遵守祖宗法度,不敢怠慢荒惰。日后之事,多烦爱卿诸人费心”。


  说罢,明孝宗又拉着刘健的手说道:“太子年幼,好逸乐,爱卿等当教之读书,辅导他成为有德明君”。


  明孝宗驾崩后,15岁的太子朱厚照登基,史称明武宗。


  明武宗一继位,他便升任刘谨为正五品钟鼓司司正,专门负责自己的娱乐活动。


  刘瑾作为陪护朱厚照成长的贴身太监,他最懂得皇帝的兴趣所在。


  明武宗对歌舞奏乐十分热衷,刘瑾就广招年轻美貌的歌女入宫,陪伴皇帝夜夜笙歌。明武宗还常常自己谱曲奏乐,玩得不亦乐乎。


明朝太监刘瑾简介资料(揭秘太监刘瑾之死)


  明武宗喜欢狩猎,刘谨便花重金从蒙古草原找来大量飞禽走兽,充实皇家猎场。引得武宗隔三差五就要带队出猎,京城百姓都戏称他为“猎户天子”。


  除此之外,刘瑾还有七名太监兄弟: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他们兄弟8人,一起巴结着明武宗。


  这八个太监,每天变换着方法诱导皇帝胡作非为。他们仗着明武宗的宠爱,在宫中为虎作伥,被时人称为“八虎”。


  在刘瑾为首的“八虎”的引诱之下,明武宗对朝事十分厌倦,时常沉浸在淫乐之中,朝廷上下一片污乱景象。


  由于武宗怠政,孝宗遗诏中宣布革新的政令全都无法施行,很多改革成果也化为泡影。


  那些受到明孝宗临终托孤使命的大臣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看到宦官如此扰乱朝纲,于是他们发动了弹劾八虎的车轮大战。


  先是刘健给明武宗不断地送上奏折,阐述八虎的危害。但明武宗表现得毫不在意,对忠言逆耳充耳不闻。


  接着,尚书张升联同给事中四人、御史两人,以及南京给事御史等人轮番上书,明武宗依旧不为所动。


  不得已之下,五官监侯杨源上书给皇帝,说星象异动,这几个太监作害已经上干天谴,这才引起明武宗的警觉。


  刘健等六部尚书瞅准机会,又来了一轮上奏,给明武宗送来一颗定心丸。


  在群臣的联合弹劾下,武宗下定决心,与司礼监太监商定将八虎送到南京,远离皇宫。


  没想到,大臣中出现了一位叛徒,也就是吏部尚书焦芳。


  焦芳将皇帝准备遣送刘瑾等人的消息泄露给了刘瑾,刘瑾听完十分害怕,便带着其余的7个兄弟,跪在明武宗面前哭得死去活来,追忆当年的美好时光,还把矛头指向了司礼监太监王岳。


  刘瑾对明武宗说道:“陷害奴才等人的是王岳,王岳勾结内阁大臣想限制明武宗出入,所以先要把他们所忌恨的人除掉,况且飞鹰猎犬何损于国事?如果司礼监任用得人,这帮文官怎敢这样?!”


  明武宗听后勃然大怒,他立马调转了方向,命刘瑾掌司礼监,马永成掌东厂,谷大用掌西厂,并连夜收捕王岳和范亨、徐智,发往南京充军。


明朝太监刘瑾简介资料(揭秘太监刘瑾之死)


  刘瑾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扭转乾坤,八虎不降反升,控制了要害部门,八虎大获全胜。


  刘瑾的翻盘,使得朝中大臣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纷纷上书请求辞职。其余所有参与的文臣不是被杖责就是被降级,而焦芳因泄密“有功”,升职进入了内阁。


  欺下瞒上,权擅天下。


  刘瑾得势后日益嚣张,他一方面广植亲信,把自己的亲信宦官派往各边塞镇守,收受贿赂;另一方面则党同伐异,排除异己。


  均州人刘宇,一次就送上一万两白银,刘谨惊喜地称赞:“刘先生厚我。”从此,他的官职迅速升迁,数月内从原来的右都御史升为兵部尚书。


  安定人张䌽,本是小小的郎署,因贿赂刘谨,一年内便升到吏部尚书。他假借刘谨权势,四处巧取豪夺,百官畏之如虎。


  翰林院学士杨廷和与刘忠看不惯刘谨专权跋扈,借日讲的机会暗中劝谏皇帝。


  刘谨得知后,便建议明武宗将二人派往南京,当起了毫无实权的闲官。


  为彻底打击异己,心狠手辣的刘谨实施了多种惩罚手段。


  兵部主事王守仁曾经上书皇帝“遭到刘瑾陷害”,刘瑾知道后,便假传圣旨“梃仗50大板”,把王守仁打得皮开肉绽。


  后来,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刘瑾觉得不够解气,又派人在他回家的路上对他进行追杀。


  好在王守仁运气比较好,他趁着深夜假装跳入钱塘江中,最终躲过了刘瑾的迫害。


  刘瑾还铸造了150斤的大枷,训练了一支神奇的杖刑部队,可以将板子打得出神入化,专门折磨那些反抗他的人。


  刘瑾还规定,罪无轻重,一律决杖戍边,并且带枷发配。


  仗着武宗的纵容和支持,刘瑾对朝廷几经整治,一些正直的官员纷纷隐退,有的甚至自尽明志。更多的则惧怕刘谨,纷纷加大对百姓的盘剥,向其行贿以求平安。


明朝太监刘瑾简介资料(揭秘太监刘瑾之死)


  刘谨的行为,武宗一清二楚,但却毫不在意,他将一切政务交给刘谨打理,刘谨则将群臣章奏拿回家中,与妹夫孙聪及松江市侩张文冕商议处理,最后再由焦芳润色公布。


  有了刘瑾处理政务,明武宗也全身心投入玩乐事业当中。


  正德二年,武宗命刘谨负责修理南海子及制造明年元宵灯诸项工程,八个月内就花费二十万两白银,且尚未完工。


  正德二年八月,武宗又下旨建造“豹房”,豹房内收集了大量珍禽异兽与各处征召的美女,武宗更是直接搬入其中。


  皇帝的荒淫无度,加上刘谨专权导致的贪腐成风,使得国家财政匮乏。


  为了保证财力供武宗挥霍享用,刘谨命工部上奏请求公开卖官鬻爵,武宗当即同意。


  为了加紧搜刮,刘谨于正德三年八月创立“罚米法”,得罪他的官员都被处以此法,缴纳从几百石到数千石不等的大米,直至破产方才罢休。


  无论是“京债”还是“罚米”,最终吃苦受罪的还是底层百姓,一时间,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社会动荡不安。


  1509年,刘瑾还下令,每个省布政司要交20000银,交了钱才放人回去,各级官员无奈,纷纷向京师熟人借款,这也就导致地方各级官员加倍搜刮民脂民膏。


  刘谨搜刮民财的同时,还不忘记照顾自己的家乡。


  正德五年初,他和焦芳勾结,减去江西乡试录取名额五十名,增加陕西乡试录取名额一百名,借此表达自己富而不忘乡亲的“情操”。


  如此胡来,刘瑾把天下的读书人也得罪了。


  刘瑾被兄弟反插一刀。


  在武宗的包庇与纵容下,正德三年,刘谨设立内行厂,由自己亲自掌管,与东西二厂构成了一张庞大的特务网。民间百姓常因宦官侦查和陷害而被抄家灭门。


  一时间,冤案迭起。从官场到民间,谈到刘谨无不色变。


明朝太监刘瑾简介资料(揭秘太监刘瑾之死)


  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刘瑾的肆意妄为,也为他的惨死埋下了伏笔。


  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安化王朱寘鐇以刘瑾叛乱为名起兵谋反,明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的太监张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乱。


  杨一清原本是陕西一带的军事头领,在训练士兵、边防工作上履立战功,他为人正直,他内心十分痛恨刘瑾,于是就在叛乱平定之后,他决定拉拢八虎之一的张永。


  杨一清极力说服张永:“一旦大功告成,你就可名流千古了。”


  张永虽然是“八虎”成员,但在大好前程面前,他的兄弟情是必须向后靠的。很快,张永就被杨一清说服,二人一起商讨除掉刘瑾的大计。


  二人平叛回宫后,明武宗准备了丰盛的晚宴,给他俩接风洗尘。


  饭局上,张永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刘瑾不怎么喝酒,也不怎么吃饭,只是盯着他看。


  刘瑾是个聪明人,凭借多年的经验,他感到张永来者不善,所以就算醉,也要一直盯着张永,以免他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刘瑾不得不离开饭局。不是他想离开,而是他的哥哥在8月16日要办丧事,他必须要离开了。


  刘瑾一离开,张永就向皇帝献上朱寘鐇申讨刘瑾的檄文,并揭露刘瑾17件违法之事。


  明武宗有几分醉意,点头说“刘瑾负我”,完了就不再开口。


  见明武宗不表态,张永再次“补刀”:“此事不可迟缓,望陛下可怜奴才,奴才今天上言得罪刘瑾,不敢离开这里半步,否则就再也见不到陛下了,况且刘瑾得了天下的话,陛下将置身于何地?”


  明武宗方才如梦初醒,他安排张永逮捕了刘瑾。


  第二天,明武宗亲自出马去抄刘瑾的家。在刘瑾家中,一共查出金银数百万两,还有衮袍八件、伪玺、玉带等违禁伪造物。


  让明武宗怒气冲天的是,刘瑾每天拿着的扇子里面,竟然发现了两把匕首!


明朝太监刘瑾简介资料(揭秘太监刘瑾之死)


  试想,自己最信任的太监,竟然每天携带着两把匕首站在自己身边,这真够让皇帝不寒而栗的了!


  武宗立即下诏:将刘瑾凌迟处死,并废除刘瑾变法时的一切举措。


  于是乎,就有了前文中刘瑾死前的极刑惨状。


  刘瑾死后,围观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大量受害者家属蜂拥而上,将刘瑾的肉抢夺回去告慰亡灵。


  刘瑾之死确实惨,但也算恶有恶报,他的惨死并不值得同情,完全是他咎由自取。由于他专权误国,导致明孝宗十多年的改革成果化为泡影,更让原本出现中兴气象的大明王朝彻底走向了衰落。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