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的树是什么树?它有多高(西藏发现中国大陆已知最高的树)

近日,科研人员在墨脱县境内的背崩乡格林村发现了一棵高达76.8米的不丹松,这是目前中国大陆已知的最高的一棵树,刷新了此前云南高黎贡山的72米望天树树王的纪录!

76.8米相当于二十五层楼高的树,还真是让人震惊!为什么能长这么高?

老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怎么对它就不适用了呢?还能继续长高吗?

25层楼高!中国发现最高的树,为什么能长这么高?还能再长高吗?

25层楼高!中国发现最高的树,为什么能长这么高?还能再长高吗?

云南望天树

树木的高度有限吗?

科研人员发现:即使这些庞然大物的高度似乎也有极限。

在现有记录上,没有树木高过160米。

已知世界上最高的树是澳大利亚的杏仁桉树。

25层楼高!中国发现最高的树,为什么能长这么高?还能再长高吗?

世界上最高的树

很多研究者说,它们不可能超过这个高度,即使它们再生长上千年。

那么,到底是什么阻止它们的生长,不能一直长上去呢?

这一切都跟树液有关。

树木要生长,它们要把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和根茎系统吸收的营养送到生长的地方。

就像血液在人体循环一样,树木本身需要有两种树液通体循环--带着树细胞生长需要的所有物质。

第一种是韧皮树液

包含树叶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分,韧皮树液很稠,像蜂蜜,沿着植物的韧皮组织向下流动把糖份送到树的各个部分。

25层楼高!中国发现最高的树,为什么能长这么高?还能再长高吗?

红色是树木的韧皮部

这个旅程的最后,韧皮树液变成很稀,类似水一样的物质,聚集在树的底部。

就在韧皮的旁边是树的另外一种组织叫木质。

木质位于树木的核心部位,由心材和边材组成。

木质里面充满了营养素和像钙、钾、铁之类的离子。

由树通过根部吸收。

25层楼高!中国发现最高的树,为什么能长这么高?还能再长高吗?

在树的根部,这些组织里的微粒分布不均匀,因此,需要韧皮树液中的水分被吸收到木质中来调节平衡。

这个过程,叫做渗透运动。

25层楼高!中国发现最高的树,为什么能长这么高?还能再长高吗?

渗透运动会产生营养丰富的木质树液,这些树液会沿着树干向上把营养传送到整棵树。

但是,这项运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障碍:重力

要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木质要依赖于三种力量:

蒸腾作用,毛细作用和根压

作为光合作用的一部分,树叶会打开和关闭它上面的细孔——叫气孔。

25层楼高!中国发现最高的树,为什么能长这么高?还能再长高吗?

气孔微观结构

这些气孔让氧气和二氧化碳从叶子进出,水分也通过这些气孔蒸发。

这种蒸发,叫作蒸腾作用,在木质中产生一种负压,把液体的木质树液往树上方拉。

25层楼高!中国发现最高的树,为什么能长这么高?还能再长高吗?

这种拉力还得毛细作用的帮助。

在微小的管道里,水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水与周边物质的粘结力加起来超过重力的作用。

25层楼高!中国发现最高的树,为什么能长这么高?还能再长高吗?

在木质纤维中毛细作用无处不在,这些木质纤维比人的头发还细。

这两种力量推动树液向上,树根部的渗透作用也产生树压,把新鲜的木质树液推上树干。

所有这些力量一起把树液推到惊人的高度,进行营养分配,促进新叶子生长进行光合作用--在远远高出树根的地方。

25层楼高!中国发现最高的树,为什么能长这么高?还能再长高吗?

光合作用

尽管有这么精密的系统,树木的每一厘米增长都要和重力做斗争

随着树越来越高,这种生命之液也越来越少。

到了一定的高度,树再也提供不了光合作用所蒸发的水分。

没有了再生长所需的光合作用,树就把它的营养送到现有的枝叶上了。

这种理论,被叫做“液压限制理论”。

是目前能够合理解释为什么树的高度有限的理论。

利用这个理论,加上生长率,以及营养及光合作用的需求量,研究人员已经能推断出一些树种的极限高度。

到目前为止,这些极限都很准确,虽说世界上最高的树仍然低于极限160米,研究人员还在试图解释这些极限的原因。

树木停止长高也许不会有统一的原因。

在我们了解更多之前,树的高度应该是地球引力的又一种表现,基本上,是引力在界定地球生命的形态

树叶与树高的关系

哈佛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随着树高的增加,叶片长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趋于汇聚,并在100米左右交汇。

25层楼高!中国发现最高的树,为什么能长这么高?还能再长高吗?

这差不多正好是目前世界上最高被子植物的树高值。

科研人员介绍道,通过他们的模型可以判定, 100米很可能就是被子植物的一个高度极限

所以,不论是160米还是100米,西藏的不丹松还有继续增高的能力

随着科研的投入,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科研人员会再次刷新中国最高树木的记录!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