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又叫诸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而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
在中文里,常常把万圣节前夜(Halloween)讹译为万圣节(All Saints' Day)。
为庆祝万圣节的来临,小孩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向逐家逐户地敲门,要求获得糖果,否则就会捣蛋。除了这些传统的习俗,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哪些有趣的冷知识呢?
01
它其实还有一个名字
相信没有人会陌生万圣节的庆祝形式,人们扮作妖魔鬼怪,所以它也被称作All Soul‘s Day(聚魂之夜)或All Saint’s Day(圣徒之夜)。最早的万圣节迹象要追溯到夏末节,也被称为凯尔特新年。
02
“不给糖果就捣蛋”在过去被称作“索灵”
所谓的“索灵”就是孩子们挨家挨户敲门索要礼物,如果不给礼物,就要拿命偿还。为了达到这种传统仪式的效果,所以才把孩子们打扮得想要吃人一样。
03
服装形式原本是用来吓退鬼怪
对于那些古老的凯尔特节日的庆祝,人们穿着浮夸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还有就是保护自己不受鬼怪的侵犯。
04
Stingy Jack的传奇故事造就了南瓜灯
Jack原本是个吝啬的酒鬼,以至于魔鬼不得不亲自来召走他的灵魂,然而Jack的临死愿望是再去喝些啤酒,结果狡猾的他却偷偷在树干上刻下了“十字”,呼叫上帝困住了魔鬼。JACK逼着魔鬼起誓永远不再讨寻他的灵魂,魔鬼无奈答应了。然而这却挡不住死亡的来临。
JACK死后,由于酗酒、吝啬和欺诈,他没有被允许进入天堂。同样由于魔鬼的誓言,JACK也不能进入地狱。“那么我去哪里呢?”JACK不知所措地问。“哪儿来的回哪儿去!”魔鬼恶狠狠地回答。魔鬼从地狱之火拣了一块烧得通红的火炭扔给他。为了照路又不被风吹灭,JACK将火炭放进了他手里拿着的南瓜中,他就这样举着他的“灯笼”寻找自己的存身之处。
05
起初“南瓜灯”的原材料不是南瓜
用南瓜制作灯是源于凯尔特人的传统,实际起初是爱尔兰人喜欢用大头菜作灯,英格兰人喜欢用甜菜,后来有人移民到美国后,发现了更为炫酷的南瓜作灯。
06
玉米糖果是最早的万圣节糖果
1970年之前,糖果并没有作为万圣节的必需品之一,但是再提前100年,人们确实将玉米糖果作为回馈物。玉米糖果首次亮相在1880年的万圣节期间,风靡一时,然而很快一家叫做Wunderle的 糖果公司大量生产它作为鸡的饲料。
07
黑猫在万圣节受到了保护
由于担心黑猫在万圣节会被当做祭品,国外的很多动物收容所在万圣节前都会拒绝人们来领养黑猫。不过现在,这种担忧已经逐渐减少了,一些收容所放宽了要求,甚至会在万圣节前后专门为黑猫找个温暖的家。
08
讨糖果的时候是需要跳一支舞的
早年间穿着古怪的节日参与者们挨家挨户的表演他们早早编排好的舞蹈以交换糖果。最早玩 trick-or-treat 的人其实是真正需要钱的穷人,而富裕家庭的小孩往往混迹在挨家挨户索要金钱的队伍里只为了好玩。三十年代穷人索要金钱的习惯渐渐停止,而后复兴起来的则演变成小孩在万圣节前夜的恶作剧。
09
在美国的一些城市,
万圣节被视为“卷心菜之夜”
源自苏格兰的占卜游戏,女孩们用卷心菜梆占卜她们未来的另一半。到后来,大家直接跳过占卜的环节,直接向朋友邻居房顶大肆瞎扔卷心菜。
10
万圣节曾是一个寻找灵魂伴侣的好日子
爱尔兰的一些地方,人们喜欢在万圣节的时候玩占卜。这个游戏预言常常命中结婚的时间。从万圣节开始,到情人节,这个活动一直备受年轻人推崇。因为只有在这种节日里,才能光明正大的和各种异性一起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