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1979年1月15日,伊朗国王打包好了金银细软,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亲自驾驶直升机飞回到了首都德黑兰。第二天,一架蓝白色波音727在盘旋一周之后,离开了德黑兰。巴列维国王坐在驾驶舱,望着脚下这个自己亲手打造的世界第九强国,百感交集。而脚下的民众纷纷涌上街头,载歌载舞,他们在庆祝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大家好,我是你们每周定期见面的UP主,今天要讲伊朗的故事啦!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从天而降的伊斯兰

公元652年,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终于打服了东方的强大国家,伊朗人逐渐也皈依了伊斯兰,到了16世纪初,伊朗则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沙法维王朝,整个国家以伊斯兰为国教,什叶派教士成为了特权阶层,在国家政权里,担任了很多重要职务,完全控制了教育和司法,400年的政权,奠定了宗教集团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稳固地位。纵使国王换了一波又一波,国家政权推倒一次又一次,宗教权力依然稳固。

比如20世纪初伊朗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运动过后,议会通过的宪法依旧规定伊斯兰是国教,国家法令的公民权利不得和伊斯兰教义相抵触。于是形成了三权分立和政教合一相并行的魔幻君主立宪制体制。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到了1921年,魔幻伊朗迎来了自己的狠人——礼萨·汗。

伊朗的礼猛人

他出身贫困人家,后来参军,在镇压叛乱和一战中建立军功,成为了中校。

正值苏维埃内战,俄国放弃了对伊朗的控制,英国决心插手伊朗,扶持礼萨·汗上台,最终建立了巴列维王朝。

礼萨·汗马上与俄国签署条约,承认了苏维埃政权。转过头来,就给自己的老板带英来了一脚。

废止了尚未获批准的《英伊协定》,解除了英国人在伊朗政府各部门和军队中的职务,解散了英国在伊朗建立的武装——南波斯步枪队。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紧接着出动大军消灭了吉朗苏维埃共和国,镇压了霍拉桑省和阿塞拜疆省的人民起义,扑灭了北部的革命烈火。接着又率部南下,平定了库尔德地区的反抗,扫荡了中央鲁利斯坦地区的分裂活动,荡平了西南部胡齐斯坦石油产区英国人支持的哈扎尔叛乱,结束了多年来全国分裂的混乱局面。

接着就是伊朗世俗化的改革。礼萨·汗是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迷弟,决定效法其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推行司法和行政改革。而挡在他面前的,当然就是伊斯兰法啦。宗教人士占据了大量国家政府要职,并且垄断了民众的教育,占据了国家经济基础,伊斯兰寺庙及部分高级神职人员占有大量土地。伊斯兰教法与世俗法制,宗教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矛盾开始了。

为了加强政府权力,礼萨·汗限制了宗教人士对政治的干预,大量削减国民议会中宗教人士的席位,第五届议会中,还有24席的教士,到了10届只剩下了6席。

同时现代政府机构拔地而起,内务部,教育部,外事部,司法部,财务部,等管理机构依据法律对国家进行世俗化管理,宗教和司法被剥离开来。各级行政人员遍及到了省县乡村,国家权力延伸到了边缘乡村,严重触及了宗教在农村地区的管理地位。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之前说到,宗教团体拥有大量的土地,而这也是宗教集团的主要经济来源,而这位狠人从1935年开始,接管了无人管理和部分宗教地产,到了1939年,直接没收了全部的宗教土地和基金会,釜底抽薪了这是。

咱就是说,在一个宗教理念深入人心的国家,为了推行世俗化,把宗教的经济命脉直接砍断,是不是有点危险?

除了垄断经济,还有就是剥夺伊斯兰的教育垄断权。小学生在校人数由1925年的5000多人增加到1941年的28.7万人;中学则由1.4万人增加到2.8万人。1941年德黑兰大学的在校生已超过3300人。

到了1961年,全国约有小学1万所,在校学生为143万人,大学有16所,到了1974年,小学3.57多万所,大学一下干到了184所!

想象一下,184所大学是什么概念?在面积相当的中国新疆省,一共才有55所大学。

而相比之下的宗教学校,就稍显惨淡了,德黑兰的宗教小学和神学院数量由1965年的32所减少到1975年的23所。

有钱人拒绝把孩子送到宗教学校,而是选择国家学校,或到西方国家接受西式现代教育。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除此之外,礼萨·汗还进行了被人津津乐道的服饰改革。1928年和1935年,政府两次立法进行服饰改革,强制男性穿西服和西式礼帽,禁止女性戴面纱和穿传统长袍。

为了提高妇女地位,规定大学必须招收女性,电影院,餐厅,旅馆等公共场所不得歧视女性,否则处以重罚。

经过这位猛人和他的儿子一系列操作,伊朗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到了1977年,拖拉机就达到了53000台,伊朗的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到了1979年,伊朗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2%,全国3400万人口,一半以上居住在城市。昔日肮脏破旧的首都德黑兰从一个小城发展到拥有500万人口的国际知名都市。

当时美国刚服役的F-14“熊猫”战斗机,伊朗一口气就买了79架,成为了F-14在海外最大的拥有国。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1960年-1970年,伊朗的经济增长率在 7.23%——10.11%之间,工业增长率在15%左右,

1970-1978年经济增长率 在24.16%—— 27.74%之间。

到了1979年,伊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500美元,成为了世界上第九大经济体。

如此光鲜的成绩表的背后,则隐藏着相当大的隐患!

光荣背后的仇恨

在巴列维父子的现代化改革中,被抛弃的宗教人士十分愤怒,丧失了对大众的教育权和司法权,宗教学校的衰败,和现代法律的普及,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和势力。虽然伊朗依然以伊斯兰为国教,但这种国教并不涉及国家的政治体制,更像是民间道德。而伊朗的宗教团体在公元7世纪的倭马亚王朝时期就开始干预国家政治。开始了自己的政教合一的道路。

在塞尔柱人统治时期,也就是11世纪,他们成为统治阶层的一部分,掌握了司法、教育权力,并取代历史上的士人阶层。之后的萨法维王朝,恺加王朝,宗教集团的权力越来越大,宗教学者与国王形成“共生关系”,前者充当“精神领袖”,为后者提供合法性,后者成为“万王之王”,为前者提供保护,共同构成“国王—乌里玛”的联合统治体制,也就是所谓的政教合一。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而这一切都在巴列维父子的改革下,化为乌有。同时巴列维的土地改革,使占全国耕地面积20%的宗教地产从各类宗教组织,转移到佃农手中,宗教界经济基础几近瓦解。

宗教集团与巴列维之间的矛盾和仇恨可以说是不共戴天。

除了宗教集团,还有就是手工业者。随着巴列维的工业化,采用机器和西方经营方式的大型工厂拔地而起,手工业日用品生产大都转为机器生产。他们与现代工商业和新型企业的竞争中惨败。

比如1972年政府强行推广“机制面包”, 6000多面包工匠因此失业。1975—1976年政府发动反奸商运动,致使8000商人身陷囹圄,约2万商人流亡他乡,20余万店铺被迫关闭。国内手工业商人实际利益受损和传统经济地位的削弱,他们和自己的传统盟友宗教集团,也就站在了一起。

以上两类人是现代化改革中,被剥夺权力和利益的人,下面两个团体则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没有处理好问题,而被激活的两类人。

第一个是城市移民。60年代初,全国约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到1978年农村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48%,农村人口在20年内骤减约30%。

大量进入到城市的移民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缺乏医疗保障。主要是城市没有大量的就业岗位可以提供给这些人。伊朗石油产业的迅猛发展与这些底层农民毫无关系。解决不了一丁点就业问题。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德黑兰出现了大量的贫民窟,1976年,德黑兰100多万幢居所中有12478座是帐篷之类不适于居住的地方。而在他们的对面则是豪华公寓、购物中心和舞厅剧院等摩登建筑。他们对国家层面的负面表现充满怨愤,对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也难以容忍,对于他们来说,违背伊斯兰教育,拥抱世俗化的群众,和他们不是一路人。

他们也同样涌入了宗教集团的怀抱。

第二个团体,是巴列维的教育改革,造就的知识分子。此时的伊朗是封闭的政治体制,对于知识分子的政治要求和意愿,无法满足。巴列维对知识分子采取了严厉的镇压。

1937年礼萨·汗借口“国内破坏分子”(指伊朗共产党)受苏联指使密谋反对国家,在国内进行报复性的逮捕,受牵连的知识界人士多达3000多。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1953年,巴列维国王为了清扫首相摩萨台势力,逮捕了近万人。从此知识分子和巴列维王朝彻底割席。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伊朗各大学已经是反对国王的学生运动的温床。

以上四类人抱有同样的目的——干掉巴列维王朝,而走到了一起。

终于, 你的霍梅尼也上线了!

领袖来了

霍梅尼本是神学院讲师,擅长政治哲学、伊斯兰历史及伦理,很早就成为了什叶派伊斯兰教的顶尖学者。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他写过25种宗教学术著作和论文,到了50年代末,霍梅尼就获阿亚图拉称号,60年代初他又被尊为伊朗六位大阿亚图拉之一。学术地位极高!

作为学者,霍梅尼在60岁之前,并没有参与政治,虽然他从内心里反对世俗化,但之前两任宗教导师温和政治主张的约束,导致他只能无奈掩饰着自己反世俗的极端思想。

机会来到了1962年10月,内阁提交选举法,要削弱伊斯兰教地位,允许妇女参选。霍梅尼跳出来厉声反对,迫使内阁撤回法案。

一下子让霍梅尼发现了自己不光搞学术可以,搞政治也是相当不错的,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1963年,巴列维提出进行“白色革命”,改造伊朗社会,包括土地改革、国有企业私有化、让妇女拥有选举权、成立识字军团降低文盲率等,目标是把伊朗改造成全球化经济与工业强国。

然而霍梅尼认为“白色革命”违背了伊斯兰教义,宣布抵制白色革命,甚至宣布举哀48天。

巴列维忍无可忍,带着装甲部队杀到霍梅尼老巢,将霍梅尼投入了大牢。伊斯兰信徒们掀起了三天的大骚乱。当局没办法,只好释放霍梅尼。

其实“白色革命”得到了95%民众的支持,霍梅尼的反对也只在信徒中影响颇大。

再加上“白色革命”确确实实是能够解决当时伊朗的一些经济问题,尤其是土地改革,得到了佃户们的欢迎,虽然之后的发展,和农民想的不太一样。

真正让伊朗民众对巴列维政府彻底失望的,是与美国签署的《地位协议》,主要条款是美国人在伊朗领土享有豁免权,一向硬骨头的伊朗人民怒了!

《地位协议》一下子点燃了伊朗民众的仇恨情绪,之前英国人欺负我们,现在美国人又来了?

霍梅尼跳出来,喊出口号。“不要东方,不要西方,我们只要伊斯兰!”“帮助贫困阶层能获得今后两世的幸福。” “伊朗的贫富悬殊,贪污腐败,社会不公与道德失序,都是受西化毒害的结果;唯有回归真正的伊斯兰教教义,才能建成一个更美好,更高尚,更和谐的伟大社会。”

伊朗底层民众虽然没有全部记住这些口号,但其中的关键词,“消除贫富差距,建立伟大社会”听得很清楚!

霍梅尼的口号相当具有感召力,贫困的底层人民仿佛见到了光,纷纷聚集在领袖麾下。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当然霍梅尼还是逃不过被抓,之后就是流放,驱逐出伊朗。

没有了霍梅尼的伊朗,经济依然持续了15年的高速增长,整个国家似乎要实现巴列维国王自诩的“世界第五强国”和“伟大的文明”的梦想。

但是巴列维的反对者们依然不依不饶。1977年11月,巴列维国王刚好在美国访问,而在白宫门外则聚集着2000多名学生,高喊着“巴列维国王去死;美国滚出伊朗”,巴列维国王和卡特总统站在白宫草坪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国王彻底emo了。

之后国王开启了自由化改革,放松了对反对派的压制,一些政治犯被释放了,作家协会组织一系列的诗歌之夜,谴责言论自由的缺失。

放松管制没有让民众满意,反而让反对者有机会走上了街头。导师霍梅尼在伊拉克远程遥控游行示威。他鼓动信徒,积极上街游行。

普通群众也支持霍梅尼,虽然他在《法学原则》中,提倡建立一个由神主宰的政教合一的国家,谴责女性投票权是另一种形式的卖淫。

但群众依然选择性只看到霍梅尼激烈地痛斥帝国主义和巴列维国王,把他奉为伊朗革命的精神领袖。

事情的转折是1978 年 8 月,伊朗版“国会纵火案”,港口城市阿巴丹的雷克斯电影院遭人纵火,超过400人丧生。巴列维国王政府否认和这件事有任何关系。宗教和非宗教势力同时反击,声称政府故意栽赃嫁祸,目的是要破坏民众对他们的信任。

电影院和小册子一直都在谴责巴列维的残暴行为。

本来就对政府不满的沉默的大多数,纷纷涌上街头,数万的示威人群高呼“国王有罪”“烧死国王”的口号。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然而事实证明,此次纵火案是宗教势力所为,故意栽赃巴列维,挑起民众反抗情绪。

伊拉克即刻驱逐了霍梅尼,霍梅尼则来到了巴黎,世界左派的天堂。在这里,霍梅尼成为了革命明星,民族英雄,法国记者争相报道。对于霍梅尼的赞美铺天盖地传遍了全世界,各地的崇拜者纷纷来拜访他。

然而霍梅尼很聪明地继续掩盖着自己的政治蓝图。

他承诺给所有人政治自由,否认会用武力来推行伊斯兰政策,也不会强迫女性带上罩袍。他说:
“在伊斯兰社会,女性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命运,真主平等创造了我们”

他甚至说自己回国之后,因为个人愿望,年龄,和健康的问题,将不会参与政治。

霍梅尼告诉美国人,不要紧张,因为他可以成为美国的朋友。美国确实相信了霍梅尼,在其回伊朗的过程中,压制了伊朗军方,为其返回伊朗铺平道路

对于是否保留世俗化的生活方式,他却只字不提,他的众多著作里关于反世俗化的观点,也没有被大肆报道。

一切都被掩盖掉了。

而在国内,工人们开始罢工,商人们开始罢市,教士们鼓动农村人反抗,学生们上了街,霍梅尼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偶像和革命动力, 伊斯兰革命爆发了。

1979 年1 月16日,巴列维国王和他的第三任王后法拉赫,收拾好金银细软,带着4 个孩子,逃往了埃及,永远离开了伊朗。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1979年2月1日,流亡15年,77岁的霍梅尼回到伊朗。霍梅尼时代开始了!

霍梅尼的世界

霍梅尼在伊斯兰革命喊出了一个口号,“不要西方,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

可想而知,当时的伊朗,对东西方都有相当程度的包容,多方面外交,由此也得到了国际广泛的关注。所以经常说巴列维王朝在巅峰时期被拉了下来。

但巴列维不顾伊朗是个宗教农业国的事实,过快推行世俗化和工业化,导致了严重的贫富差距,伤害到了社会的主要群体,其中包括宗教集团,农民,手工业商人,激化了其内部矛盾,这是不争的事实。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而上台之后的霍梅尼,对之前在媒体上说的话,仿佛失了忆,霍梅尼掌握了政治实权,以霍梅尼为核心的伊斯兰革命委员会成立。

女性重新戴起来面纱,法定结婚年龄从十八岁降低为九岁;一夫多妻制与“临时婚姻”被合法化;通奸罪和卖淫罪依律将被乱石砸死;音乐被禁止;酒精被禁止;国外品牌被禁止。

到了1983年的5月份,政府宣布,一切世俗法律作废。

然而霍梅尼生活简朴,只有三间非常简陋的毛坯房,只有一个沙发、一本古兰经和一个收音机,在这样的房子里,霍梅尼生活了10年。

不可否认,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睿智的人,同时极其俭朴,体恤民心。 在他死后,全国人民为其痛哭流涕。

同时霍梅尼的成功深深震撼到了西方国家,在以民族主义为核心而形成国家的世界秩序中,谁都没想到宗教居然能有一席之地。

伊朗在霍梅尼的政策下变好了吗?伊朗成为了一个教士治国的神权专制国家。一个曾经是世界第九富裕的国家,瞬间打回到了原形。

伊朗世俗化为什么失败了(伊朗为什么拒绝世俗化)

霍梅尼死后,从拉夫桑贾尼到哈塔米,再到内贾德,保守派和改革派轮番上台,在这个宗教国家,不断平衡宗教和现代化在政治中的地位。

这个国家在国内矛盾和外部敌人的封锁下,艰难前行,对于伊朗年轻人来说,不管是“开明”还是“保守”,如果政策不能惠及民生,如果他们不能拥有和西方国家相匹配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一切都没有意义。

这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满意的话,请点个关注,点赞评论,作为周更UP主,您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