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Dr. Phoebe
回首过去在美念书时,每年到了圣诞假期几乎是定期往台湾跑。什么纽约的圣诞灯还是夏威夷穿着泳裤的圣诞老人,我甚少在圣诞节当天见证到。在台湾过圣诞节,除了教会宗教活动以外,普遍似乎商业成分居多,往往都主打情侣告白买礼物送对方或一起吃圣诞大餐、或是和朋友聚集玩个交换礼物游戏。一直到毕业后嫁为人妻,我才开始体验真正的圣诞过节文化。也是在这些年来,我发现即便圣诞节被包装成充满无限温暖幸福伴随着金黄色泡泡,但实际上在社群媒体和滤镜的背后,美国人对于圣诞节不全然都是千篇一律的兴奋开心,很多时候也有着焦虑疲乏。我根据多年来的主观观察,统整圣诞文化底下可能会遇到的九种类型:
1.圣诞圣诞我爱你型
这类型的人会在万圣节一过,十一月初就把圣诞树架好、把圣诞歌单拿出来,把礼物清单列好,迫不及待开始听圣诞洗脑歌过节。他们对圣诞节有点痴迷的地步,家里总会有过多over的装饰摆设。他们会刻意穿上红色或绿色的服装,并且好意地以圣诞为名烤饼干(虽说很多时候都不见得好吃)给身边的人,而口头禅也往往是“I loooooove Christmas!”(对,love尾音要加长)说这话的同时眼睛还会狂冒爱心。通常在圣诞季节一过之后,他们会说自己有多难受,没有圣诞节的生活就是灰色的,而且不会说自己sad,而是会用depressed这类的强烈字眼。
2.耶稣最大宗教狂热型
身为基督徒的我,对于圣诞节是庆祝耶稣生日这档事非常认同,也觉得是个能和大家好好分享爱和上帝的机会。但是在基督教圈子里,也是有对圣诞节相对之下执着狂热的份子。对他们来说,圣诞节必须所有东西都围绕耶稣打转,看到Happy Holiday或Merry X’mas会让他们皱眉头,觉得圣诞节的正确称唿必须是Merry CHRISTmas,那个Christ最好必须粗体画底线放大。他们不会听玛丽亚凯莉露北半球唱All I Want For Christmas,而是会听Lauren Daigle(aka基督教界的Adele)唱Silent Night。他们觉得圣诞老人、圣诞妖精或其他相关产品都只是商人编造出来的假象,用意是模糊焦点,让大家看不到马槽里的耶稣,而他们在圣诞节前后一定会上教会或拉朋友去教会。
3.政治正确去宗教型
这类型基本上和耶稣最大宗教狂热型打对台。根据Gallup所做的民调显示,美国有高达93%的人都过圣诞节,但政治正确型觉得必须和这7%没过圣诞节的人站在一起,不然就是压迫这些人不过圣诞节的自由。他们会想尽办法用各种方式不和宗教色彩沾上边,觉得这样才不冒犯其他信仰的人,他们会说Happy Holidays、听歌也会听Ariana Grande或是Justin Bieber唱的小情小爱和耶稣没半点关系的歌。圣诞老人圣诞树和麋鹿也不能出现,比较激进的例子是在奥勒冈州一所小学内,老师执意把教室内的圣诞树移除,每年举办的圣诞趴踢也必须正名为冬季派对,装饰上面也只能出现雪花雪人这类和冬季题材勉强沾上边的东西。
4.花钱如流水血拼型
这类型从感恩节过后黑五之前就会列出必败清单,把所有折扣一一整理,整个十二月就是疯狂地买个不停,又加上商场Mall的背景音乐都是兴奋雀跃并且让你血压微微升高的轻快圣诞乐曲,方便你信用卡刷个没完。仿佛美国一整年都没东西可买没折扣好拿,只能在十二月用尽一切全力花光毕生积蓄。也是拜他们所赐,十二月进出美国的Mall都会找不到停车位,就算千辛万苦停好车进去买东西,也必须排上一个小时的队伍才能结帐。
5.嗤之以鼻愤青型
愤青类型通常觉得圣诞节就是个庸俗至极的节日,不但浪费纸张来包装还浪费电,应该完全杜绝才能保护海龟,他们觉得圣诞节就是资本主义底下的毒瘤,但却不介意天天喝星巴克咖啡,并且指定用那个超难吸的纸做吸管。他们的口头禅是骄傲的对别人说,“I don’t celebrate Christmas.”如果你回“为什么?”就中招了,因为接下来必须听他们花冗长的时间来讲述地球暖化的重要性。
6.只想谈恋爱型
圣诞节对这类型的人来说,就是拉着另一半到处去任何有金色灯光或圣诞树的地方打卡上载,藉着机会在社群媒体上放闪。在他们眼中圣诞节无比浪漫。他们会留意哪里有最漂亮的灯光、哪里是最有气氛的拍照地点,只不过如果你一去到那里,通常会发现人挤人,并且同时有20个人都在圣诞树前面抢拍,然后假装自己沉浸在滤镜下的美丽浪漫圣诞氛围中。
7.家人让我头痛极了
我身边最大的朋友大概属于这一群。对他们来说,无论耶稣还是政治正确都离他们太遥远,他们的心情有点像台湾媳妇在面对农历新年时的感受,只觉得天啊这连续假期怎么那麽长?好几天在婆家到底要怎么过?他们不太在乎圣诞节的意义,比较担心该如何确保不愿意打疫苗的川粉公公跟刚出柜的表妹同坐一桌时不会因为政治因素大吵起来让大家尴尬。圣诞节在他们眼中一点都不浪漫,只想赶快把节过完赶快了事就好。
8.异乡游子型
异乡游子在圣诞节通常更容易觉得孤单,尤其大部分的同学朋友同事全都回家过节,只留他们回家追剧。若幸运者,会找谈得来的其他异乡游子一起包个饺子,喝个啤酒聊个八卦,如果不幸运则会在圣诞节那天躲起来,找个华人印度或犹太餐馆(基本上这三种类型的店家即便圣诞节依旧会开门)点个外送草草了事,默默的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落寞。
9.手忙脚乱家长型
我不知道是谁发明只要有小孩就必须和圣诞老人拍照这传统,但美国家长很吃这一套。还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圣诞老人的脚色,必须和蔼慈祥搭配一定程度的腰围脂肪,逼真的圣诞老人会在数月前就被预约完毕。没有预约的人则必须乖乖排上超过一个小时的队伍。这些家长通常会让小孩穿上最昂贵精致的衣服和头饰项链,搭配着暖色系的背景跟圣诞老人照相。价格通常不便宜,随便就是美金$50-70中间,很多时候小朋友要不被圣诞老人吓到、要不因为等太久开始骂骂豪或是大崩溃,最后结局往往是家长手忙脚乱的出场结束这一切,什么替小朋友营造梦幻的圣诞气氛全都免了。
最后当然要不免俗的祝福各位Merry Christmas!也好奇各位遇过以上几种类型呢?留言来告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