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如何传入中国的?地瓜来中国不容易

这寒冷的冬天,不论是北方的地,还是广东的番薯,或者江西的红薯、重庆的红苕,都是暖手暖心的治愈神器。

哦 ,对了,地瓜、番薯、红薯、红苕其实就是一个东西。当然还有很多叫法

大约在5000年前被中美或南美人民驯化。早在4000年前雅玛人(印第安人的一支)就开始种植红薯了。雅玛人在天文和历法上非常先进,但是在生产力上属于石器时代,农业就很落后了。虽然农业种植方式落后但是红薯种植简单,也成为雅玛人主要的粮食之一。

雅玛人的“刀耕火种”农业方式

当时的中国正是夏朝,饮食以粟黍为主。(以下图示为:兴隆沟遗址浮选出土的炭化黍粒)。

欧洲的主食以大麦黑面包为主,那时候的面包和现在的面包可没得比,非常的硬。

在1492年10月12日凌晨以前红薯还是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特产,凌晨以后哥伦布来了。

地瓜如何传入中国的?地瓜来中国不容易

没多久他发现了红薯-其抗病虫害强,栽培容易。他把红薯作为异域礼物进献给了西班牙女王。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物种,此被历史学家成为哥伦布大交换。

红薯虽然好,但西班牙人对于红薯兴趣没有土豆那么大(整个欧洲好像都是)。此次冒险让西班牙发现了美洲,20-30后西班牙开始在美洲大发横财,有了钱各方面发展都很迅速,西班牙开始了全球殖民。红薯也逐渐扩散到印度和菲利宾。

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叫陈振龙的福建人,漂洋过海来到吕宋(今菲律宾)经商。那时候,到东南亚一带经商的福建人很多。

陈振龙出身书香之家,自幼吟读诗书,不到20岁就考中了秀才。随着年龄的增加,陈振龙厌倦了科举考试,投身商海,做了一名商人。

陈振龙到了吕宋后,发现当地盛产一种叫番薯的农作物。这种农作物耐干旱、产量高、适应性强、极易成活,而且生熟都能食用。他想到自己的福建老家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遇到旱灾,很容易发生灾荒,如果将这种农作物引进福建,岂不能够极大地缓解灾害的影响,救活无数民众?

地瓜如何传入中国的?地瓜来中国不容易

其实,番薯也不是吕宋的原产地。番薯的原产地是南美洲。15世纪初,随着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开启了“地理大发现”,番薯、马铃薯和玉米从南美洲传到了欧洲。西班牙入侵吕宋等地后,又将番薯带进吕宋。西班牙殖民者将番薯视为“奇货”,不允许将番薯传到其他国家。陈振龙无法公开将番薯带走,只好另外想办法。

当时的西班牙掌控着吕宋岛的海关权,严令禁止吕宋岛的物资流向其他国家。特别是朱薯,也在禁止外传之列。所以,陈振龙将朱薯带回中国并不容易。

中国商船在吕宋岛停留多日后即将返程,但陈振龙却没有随船离去,而是留在吕宋岛学习栽培朱薯,等待时机把朱薯带回家乡。将朱薯果实带回家乡几乎没有可能,因为西班牙人的严格盘查,好在陈振龙多日的学习后,得知朱薯的种植只需要一根朱薯藤即可,所以他决定找机会带一根朱薯藤回国种植。

他是怎么做的呢?将番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在绳面涂抹污泥,以此躲过关卡的检查,得以乘坐船只渡海回到中国福建厦门。

地瓜如何传入中国的?地瓜来中国不容易

1594年,福建发生大旱,五谷歉收。陈振龙让儿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建议在福建尝试种植番薯。金学曾同意了。于是,陈振龙父子在福州南台沙帽池的一块空地进行试种。4个月后,番薯喜获丰收,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可以充饥。

番薯试种取得了成功。金学曾下令福建各地种植番薯,番薯丰收后,缓解了饥荒。

道光年间,福州人何则贤在福建省福州市乌石山清冷台建了一个先薯亭,就是为了纪念引种和推广番薯的陈振龙和金学曾。

番薯进入中国后,由于产量高、对环境适应性较强的特性,加上“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成为北方旱地与南方山区重点依赖的粮食作物。

到了清朝乾隆时期,朝廷更是以官方名义鼓励民间种植番薯,乾隆皇帝更是亲自下令,在直隶省“广劝栽植”。在朝野上下的积极推广,番薯很快在全国广为传种,成为中国仅次于稻谷、麦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地瓜如何传入中国的?地瓜来中国不容易

在番薯出现在中国以前,中国的主要农作物是稻谷、麦子等。稻谷、麦子不能在山地耕作,使得大片土地成为荒地。番薯来到中国以后,可以种植在稻谷、麦子不能种植的山地,把原来大片不可耕种的土地变成可耕种的土地,使中国的可耕地面积得到大幅度扩大。

同时,“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当老百姓因为种植番薯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就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之外的生产经营活动,比如商业、工业等。工商业的繁荣,又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所以,人们常说“康乾盛世”其实是“番薯盛世”,虽然有些夸张,但不无道理。

地瓜如何传入中国的?地瓜来中国不容易

我们知道,从宋朝以后,中国人口数量一直在1亿上下徘徊。可是,到了清朝道光年间,中国人口数量猛增至4亿。从1亿到4亿,这增加的3亿人口中,番薯发挥了相当了不起的作用。

因此,人们把引进和推广番薯的陈振龙称为“番薯之父”。

明朝万历年间在东南亚经商的华人陈振龙看到红薯强大的生命力和高产(相对于本土的水稻和小麦,红薯能够在更冷、更贫瘠的土地上生长,并且其产量要高很多。在同等种植条件下,水稻的亩产不到400斤。而玉米的亩产大约在1000斤以上,红薯的亩产则是2000--3000斤。),想到自己老家的饥民,觉得能带回老家该多好。

然而,当地西班牙殖民者制定有相当严苛的禁止带出法令,面对各个口岸的森严盘查,陈振龙和儿子向当地的百姓学习红薯栽种养植方法,然后想出妙招将一根红薯藤交缠编织在一条缆绳中,躲过西班牙殖民者的关卡,成功踏上回福建老家的商船,经七天七夜的航行,有惊无险的将红薯秘密带入中国!

第二年恰逢大旱,眼看饥荒无法避免,陈振龙向福建巡抚金学曾上书推荐种植红薯(当时称番薯,因为来自番邦),使得甘薯在福建地区广为种植,成为了缓解饥荒的“救命粮”。

陈氏家族后代子孙由此开始全国范围内的红薯推广,先后在浙江宁波、山东胶州、青岛、益都一带,河南、广东一带推广试种红薯。

在黄河流域山东、河南地区,自然灾害较多,红薯推广种植,普及度较高。而在长江流域浙江、江苏等鱼米之乡,反而推行不易,遇到诸多挫折。明朝时,红薯已在东南沿海一带广为人知,直至入清之后,福建人将其逐渐推广到内地。

随着人口增加,民食不足,清政府开始大力推广红薯,此时为康熙时期。

正是因为红薯等易种植粮食推广,到乾隆时期人口突破3亿。红薯功不可没。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