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老了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孩子,对这话我不赞同。正如对婚姻的描述有一句话说得好: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人活一辈子,总是比来比去,那自我哪去了呢?对,很多人是没有自我的,因为他们活在别人的眼光世界里,而别人会永远在意你的感受?
明事理的父母,从来不把自己的晚年依附于子女身上,而是把功夫下在孩子成年之前的教育上面。
现如今,很多家长绝少思考自己的一生该怎么过,也就是说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不是以自我为核心,而是以为子女无底线的付出作为主线,如果孩子考上大学了,走向社会有出息了,则会感觉自己脸上特别有光彩。而对于那些曾经过为孩子付出过努力但没有好结果的家长来说,孩子会永远成为他们心中的痛。如果把两种结局不同的家长做对比,我们会发现有一个规律:明事理的父母,会把功夫下在孩子万年之前的教育上面,努力去培养孩子的人格品质,力求让孩子有健全的人格品质,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真正的活明白,是人到了老年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空间,不依附于儿孙。
我很佩服我的父母,他们的老年生活观和很多同龄人不一样,他们不向往城市生活,在快要到70岁时,义无反顾地回到农村,开始了属于他们的田园生活。不管我们怎么劝,老两口都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独立生活。由于他们身体很健康,便明确告诉儿孙们,你们过你们的日子,我们也要过我们清静的日子,于是我们便只好尊重老人的做法。尽管我们也曾经担忧过老人一旦身体有病需要照料怎么办?老人讲,我们自我安排,需要你们时自会打电话。过真正属于自己的晚年生活,并不是所有的老年父母都能做到的,只因为他们没有长远的规划,更没有准备好养老的所有物质条件。
儿女有成就,就一定是父母成功的标致吗?不见得,有些儿女很成功的父母晚年很凄凉。
我有一个要好的朋友,他和妻子为了能让儿女有好的教育,移民去了美国,把父母留在了国内。如朋友所讲,他们的父母以他为傲,因为孩子非常有出息,但是相距遥远,老人想孙子只能通过网络视频看一眼,说说话。几年时间里,朋友一家人只回国探亲一趟。在外人看来,朋友的父母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只有他们自己清楚,晚年的凄凉与孤独。如果拿题主所讲,人到了晚年,人与人的差别在于孩子。这种差别在哪呢?可能真没有一个具体的称量标准,只能说各具特色。
结束语:活出属于自己的晚年生活精彩,对很多年老父母来说并不容易。因为不管儿女是否在身边,都会遵从传统观念,一辈子都为儿女操心受累。如果没有了比,或者直白点说没有了攀比,老年人生活观念是否会改变呢?关键看人的心态,还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