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禔没被立为太子是因为康熙怕他夺权吗?朱元璋却那么放心太子

  朱元璋却那么放心太子,胤禔没被立为太子是因为康熙怕他夺权吗首先要指出胤禔并不是康熙的皇太子,只是庶出的皇长子,康熙的皇太子是康熙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所生的二阿哥胤礽。所以拿胤禔和朱标作比较并没有什么可比性,虽然两人都是皇帝的长子,但是身份、地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胤禔没被立为太子是因为康熙怕他夺权吗?朱元璋却那么放心太子

  朱标(1355年—1392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一个儿子,母亲孝慈高皇后马氏,所以朱标也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胤禔(1672年-1735年)是康熙皇帝的第五个儿子,因为前面四个儿子早殇,所以胤禔就做了皇长子,生母为惠妃那拉氏。由此可见,尽管是康熙入了齿序的儿子里面年龄最大的,但是因为是庶出,所以身份、地位远不及皇太子,包括朱标以及自己的弟弟胤礽。

  从这一点上说,按照儒家“有嫡立嫡”的传统,朱元璋死后由朱标继位是名正言顺,而康熙死后,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是太子胤礽,并不是胤禔。但是胤禔从一开始觊觎太子之位,并且向康熙进言“愿除庆父之忧”杀掉皇太子,这样不得不让康熙赶到背后一凉,他不仅要放着胤禔伤害太子,更要放着胤禔伤害自己。

胤禔没被立为太子是因为康熙怕他夺权吗?朱元璋却那么放心太子

  朱标性格温和、待人宽容,但是胤禔性情急躁、性格暴戾。朱标从小接触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最高。《明史》对于朱标也有很高的评价:“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而朱标也是朱元璋从小立为自己的接班人而辅导培养,自然对其是非常的放心。

  再来看看康熙的大阿哥胤禔。康熙就曾评价胤禔“气质暴戾”,而他的母亲惠妃那拉氏也曾向康熙哭诉,奏其“不孝,请置之于法”;在1690年随裕亲王福全一征噶尔丹时,大阿哥就因性格急躁、听信谗言与福全不相和谐,被康熙提前召回;同时,大阿哥待人接物随意,不善与人相处的弱点又让其逐步失去了兄弟们的尊重与大臣及贵族们的支持。所以康熙对于胤禔的并不满意,甚至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的有失偏颇,让康熙也非常反感胤禔。

胤禔没被立为太子是因为康熙怕他夺权吗?朱元璋却那么放心太子

  朱元璋是创业皇帝,开创基业也是为的就是自己子孙后代,康熙起点更高,对于自己和后辈的要求也更高。朱元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白手起家的典范,这就像一个小时候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的老父亲经常对子女说的一样“我这么拼命的工作还不是为了更给你创造一个好的条件。”朱元璋出身贫寒,还出过家当过和尚,最后参加起义军反元,并且在军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直至做了皇帝,除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做一番事业外,另一个驱动朱元璋的动力就是要惠及子孙后代。甚至可以说,这江山就是为他们的儿子们打下来的,必然是要留给他们的,朱标又这么争气,兄弟中威信又高,这也让朱元璋对于朱标并没有什么顾虑之心。

  而康熙面对的情况则不同,康熙继位时,满清已经夺取了天下,而康熙也完成了擒鳌拜、灭三番、收台湾、亲征噶尔丹的功绩,天下太平,康熙有着更高的起点,因而也会站在满清王朝和江山社稷的高度去看问题,更多的是想着不能辜负祖上留下的基业,因而往后看的时候会多,往前看的会少。这样康熙对于自己的后辈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和标准,而康熙的这些儿子们却陷入了“九子夺嫡”的斗争中,使得康熙不敢轻易放权,也不敢绝对相信谁,只能是“真的在想再活500年了”。

胤禔没被立为太子是因为康熙怕他夺权吗?朱元璋却那么放心太子

  即便是用康熙的皇太子胤礽和朱标做比较,也一样是朱元璋放心大胆的交付国事,而康熙则担心自己的儿子夺权。康熙在位时曾两度废黜皇太子,说明他对于皇太子胤礽并不放心。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胤礽是两岁的时候就被册立为皇太子,所谓名分早定,朝中内外的关系错综复杂,其中不乏攀附、依附之人,太子在其中也会深受影响,想着早日登基。可是康熙身体康健,毫无病态,这也是让胤礽大失所望,毕竟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而登基皇位又遥遥无期,必然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而“知子莫如父”的康熙不可能看不出来,所以对于太子胤礽加以防范也就不可避免了。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