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信上线了个新功能“拍一拍”,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晒图,某某某拍了某某的狗头,某某拍了某某的马屁。今天隔壁老杨到公司之后也更新了一下微信,试了试这个功能,但是老杨觉得这个功能实在没啥意义,唯一的用处可能是刚开始觉得好玩。但是一个东西能火起来一定有它的原因,从大方向上来看,拍一拍功能还是有以下几个用处:
用户体验的角度:为用户社交减负
“拍一拍”功能与早年QQ上线的“抖一抖”功能类似,都是属于轻量级的打招呼方式。相比之前的“群待办”、@功能或者是私聊发信息的行为,拍一拍更加轻量化,对于用户来说起到了提醒、互动的作用,但也不会太打扰。但同时也有一个弊端:用户被“拍一拍”之后只是有头像抖动和灰色字体的提醒,若是在比较活跃的群聊中,这种提醒功能就几乎等于无。所以,小派认为“拍一拍”功能更加适用于1对1私聊,跟“在吗”的意义差不多。
社交的角度:增强熟人社交互动感
“拍一拍”这个动作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是熟人之间才有的一种行为。把这个行为迁移到线上场景,小派猜测,微信可能是想通过一个小功能加强熟人社交,增强熟人之间互动感吧。同时,假若这个功能不是一时兴起,而且能真正影响用户的行为习惯,成为用户社交沟通的一个方式,那微信也完全可以通过用户“拍一拍”小功能的使用程度,统计用户被拍的次数,来判断用户的社交属性的呀。
运营的角度:促活、拉新
就像张小龙自己对这个功能的评价一样:仅需一行代码的有趣功能,这个简简单单的小功能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让我们的微信群炸开了锅,要说它没给产品起到促活的作用,我是不信的。现在很多人的微信里都加了很多群,但可能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群是活跃的,甚至有大部分只是群管理员在每天发发早报、发发广告之类的,根本没能起到一个建立社群初衷的互动效果。
而虽说大部分人都觉得“拍一拍”这个功能火不过三天,但它确确实实为很多沉寂很久的社群提供了一个促活的机会。群成员互相在群里面“拍一拍”对方,甚至还通过改微信名的的方式来恶搞对方,这无疑可以消除群成员之间的一些陌生感,加强彼此的互动。
同时,隔壁老杨提醒,要想用“拍一拍”这个功能必须得是更新到微信最新吧按本,然后双击头像才能在聊天框里显示XX拍了拍XX的提醒文字。至于那种某某拍了谁的狗头那种好玩的提醒,则是你要先把对方的微信名字改了才会出现。其实这就是一种变相的“老带新”,用户好奇别人能拍一拍自己却不能,才知道去更新微信应用。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一屡试不爽的招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