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子停工要求离开可家乡政府又不让回家这让在外务工人员怎么办?在外务工人员进退两难,防疫的痛楚,不应该由底层的务工人员来承担!假如疫情真的严重到一定程度,国内外断行的情况下,那时不用说,大家都会自觉留守原地。
随着疫情的突发,多地防疫措施又开始空前严格。现在回去,不仅要提前报备,还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而随着年关到来,许多工地因为环保或者各方面因素,开始纷纷停工。这样一来,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兄弟,便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回不去,留不下!
变了味的就地过年随着沈阳、石家庄疫情突发,全国上下又绷紧了防疫的那根弦。多地纷纷出台严格的防疫措施,全国24个省市发出通告,倡议在外务工人员就地过年。但是,这份倡议或者建议,在执行的过程中,却渐渐变了味道,过多地提出门槛,增加了农民工回家的难度。
有许多专家更是建议,春节暂不回家。此消息一出,众多在外务工人员反响强烈,纷纷表示不能理解。因为“非必要”三个字,太过模糊,很难界定。回家相亲算不算非必要?看望卧病在床的父母算不算非必要?一年未见妻子儿女,算不算非必要?
专家的这个提议,理智上可以理解,但情感上难以接受。梳理最近几次疫情大爆发,其实都是从外带来的病毒,而且短时间内快速爆发。中国本土的疫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许多地方都已经摘掉了口罩。所以,农民工没日没夜干活没事,一回家就有事了?暂不回家,使得广大在外务工人员,情感上受到了伤害!
更何况,现在的国内外并没有断航,各种冷链食品还依旧在进口。而近期的疫情,这两种方式也是主要原因。在外的人可以回国,在外地的人为什么不能回乡呢?所以,专家的建议,是不接地气的,起码是没有充分站在在外务工人员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不接地气的倡议无论是专家还是政府工作人员,在当地一般都有自己的住房。过年期间,只要采购到足够的食材,便可以安然度过整个春节。但农民工则不行,他们一般需要托庇于工地、厂区,一旦这些场所在关闭,农民工顿时失去生活的基础。
不能在厂区或者工地住,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而且,在大城市里,一日三餐的花费,都是数倍于乡下。没有了工作,农民工便没有了收入。不像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一样,即使春节期间加班,事后还能调班休息。但农民工不一样,干一天活才有一天的钱!
更有甚者,许多农民工辛苦一整年,该拿的工资都没拿到,生活费没有了,他怎么再能留在原地过年?所以,这个倡议对有经济基础的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但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民工来说,则是有些勉为其难,这个倡议是不接地气的,专家没有看到农民工的痛点!
在外辛苦一整年,无论感情上还是身体上,都需要喘口气,歇一歇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农民工回趟家不容易,各地政府防控疫情的措施也可以理解。但防疫的痛楚,不应该由底层的农民工独自承担,而是应该有相应的解决措施。
解决的措施是什么这份倡议,之所以显得不接地气,引起广大务工人员的反感,其实是因为缺少相应配套措施的支持。如果在倡议的背后,各地能出台一些配套措施或者方案,农民工兄弟心里肯定会舒服一些。那么,解决的措施是什么呢?
第一,可以在当地包车返回,到了目的地后集中隔离。这个其实不难办到,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厂区企业,包车送农民工回家,在以往也不鲜见。在今年如此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大力组织专车,集体护送农民工回家。政府和企业,在其中穿针引线,既能使农民工回家,又有利于各地的防疫,可以说一举两得。
第二,和当地企业、工地一起协商解决。当地政府可以组织企业、厂区,把员工留在原地过年,各种生活物资储备充足,员工出一部分,企业拿一部分,政府再给企业、厂区减免一些税收。如此一来,农民工既能留在原地过年,又能解决企业、厂区明年的用工荒,想必这些厂区、企业也是乐于这么做的。
第三,解决农民工的欠薪问题。有些农民工,并非不想配合工作,只是辛苦一年,到了年底,却遇到拖欠工资,生活费都没有着落。这种情况下,试问他怎么能留在当地,去大街上流浪吗?拖欠农民工工资,年年提,但却年年有。假如能把欠薪问题问题解决,大家包里有了钱,自然也更有能力配合防疫政策。
第四,集体解决农民工的食宿问题。我们知道,一般城市里租房,起码要两三个月以上,再短了房东根本不租。所以,工地、厂区如果不能托底,农民工即使拿钱也租不到房子。因为他们只需要租住过年这一个月,不出正月十五,他们又要到工地或者厂子里干活了。
所以,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老百姓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所以,有钱人纷纷从国外回来过年,打工人却留守原地,这在感情上是难以接受的。防疫的阵痛,不能完全让在外务工人员独自承担,我们应该有配套的措施解决问题。
如此一来,倡议才不会显得苍白。我们农民工兄弟大都是通情达理的,在解决了这些基本的困难后,他们也是愿意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如果连基本的食宿问题都解决不了,就地过年的基础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