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电动车不挂牌有什么影响取决于车型和地方管理规定问题概述:电动车是否需要挂牌不同车型的牌照有什么区分关于电动车上牌的话题已经讨论了数年,但是否需要上牌仍然存在争议;原因在于不同地区给出的「过渡期」周期不同,同时仍有很多电动车用户不了解相关法规。
那么本篇就来详细的做一个说明吧,首先从“超标电摩”和普通电摩作为切入点。
为何要求上牌骑行摩托是否需要上牌呢?相信不论是摩友还是普通电动车用户,给出的答案都会是需要上牌;只是对于摩托车型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燃油动力的阶段,似乎只有装备内燃机的两轮车才属于摩托。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内燃机只是各类型发动机中的一种,将内燃机成为「engine·发动机」是错误的,只是长时间的错误称呼形成了普遍认知而已。原则上只要使用发动机且性能达到两轮或三轮机动车标准的车辆,都属于摩托!这就像电动汽车也要上牌,与燃油动力车辆没有任何区别是一个道理。
问题:为何曾经符合机动车标准的电动摩托没有要求上牌?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电动车的性能提升钻了漏洞,潜移默化的升级带来的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车辆用户没有学会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最早的电动车并不是今天踏板摩托外形的主流车型,实际上与目前争议很大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相同;是自行车的外观且有脚踏板,以电机作为主要驱动力,人力作为亏电后的辅助驱动力。年轻一些的电动车主可能不了解,实际20年前个人使用的电动车就是这种,且街道上遍地都是同类型车。
这种车型的动力和速度远超脚踏板,骑行很简单也很轻松,于是迅速的风靡了大江南北;而正是在这一阶段中产生了非良性竞争,各大品牌为了争夺市场对车辆进行了各种升级。其中最大的升级点就车型与车速!
说白就是车辆从按照自行车标准制造,演变为按照摩托车标准制造,性能也从接近到重合;至此电摩的实用性确实有了大幅提升,但是过高的车速与没有经过任何交通安全培训骑行者,以每年都是天文数字的违章数量制造了大量的交通事故。 随着保有量的提升,问题大到不收拾不行的程度了。
转型:初衷与无奈!曾经一度“选择性忽视”电摩带来的影响,原因在于电摩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夸大一些的说,可以说社会整体运行节奏的提升都有这种车型的功劳。所以只要结果利好则可以放宽对车辆的管理,然而交通事故率的猛增打破了这种幻想。
所谓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说明白了就是从不要求电摩上牌,到要求电摩上牌——每个骑行者如果在骑行过程中都有过违章行为的话,那么都有造成这种结果的责任。在这里可以确定的说,没有一辆电动车是没有违章骑行经历的,那么数亿辆电动车以每天一次违章为基数,是不是一年中就会有接近2000亿次的违章记录呢?这是最保守的数据了。
综上所述,电摩是必须要求上牌的,但在规定执行之前毕竟有太多的电摩已经在使用;强制报废这些车是不现实也不合理的,所以各地都指定了【过渡期】政策。也就是允许这些车继续使用,在缺少手续办理摩托牌照之前,车辆需要等级备案并办理“临时过渡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