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移民外星的想象,一直以来都是星际科幻片的重量题材,不同的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构想了人类抵达外星时的激动时刻,当然,危机也是电影重要的情节。很多星际移民科幻题材的电影中都会有这样一个场景,宇航员们在飞船故障或者生命维持系统消耗殆尽的时候,马上就要在宇航服里憋死了,万念俱灰下取下了头盔,与想象中的窒息、中毒、失压不同,一口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适宜人居住的新星球就这样被发现了。
在当年,谁还没有被电影中的桥段激发过无限的想象呢?不过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我们的想象也只能局限在火星了,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火星,有着与地球相似的自转周期,没有毒性的大气,可以说是未来在太阳系中唯一支持移民的行星了。
从“祝融号”火星探测器传回来的照片来看,这颗红色的星球可不是一般的贫瘠,砂质的土层上别说生命迹象了,即便是有生命也不可能生存,火星的环境恶劣到超过了人类的承受极限。
要想人类可以在火星上生存,必要的食物、水源和空气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这些东西火星都提供不了,为什么科学家们还会觉得火星上依然有适宜居住的环境呢?
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2013年3月28日,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车的一项重大的发现,它在一块名为“埃斯佩兰斯”的长条形岩石上分析并发现了丰富的黏土类矿物,黏土的生成条件需要中性水的参与,这就表明在这一地区曾经有中性水体的存在,从“机遇号”其他的岩土分析结果来看,绝大多数都与酸性水体有关,中性水体区域的出现,就生命起源的角度来说,更加适宜早期生命体的诞生。
这一发现成为了开展火星探测以来最重大的发现,不过需要重新认识的是,火星上即便是出现过生命,那样的环境也不适合人类居住,首要的原因是火星上的大气太稀薄了。
因为火星的质量小,半径仅为地球的53%,这样就决定了火星的引力要比地球小很多,稀薄的大气中主要的成分为二氧化碳,占比达95.3%,其次是氮、氩,此外还有极为少量的氧和水蒸气,根本不适合人类呼吸。
稀薄的大气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大气压极小,火星的大气压约为地球的1%,表面大气压平均值在7毫巴左右,人体暴露在这种环境下,身体会受不了体内与体外巨大的压差而爆裂。
其次,如此低的大气压强还会影响水的物态。我们知道水的沸点是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从小我们就知道在高原地区煮饭即便是水开了食物也不容易熟,在高原地区压强降低,水的沸点可能只有70℃左右,那么火星的大气压强都到了地球的1%了,水的沸点会降到多少呢,答案是6.98℃左右。而且稀薄的大气毫无保温可言,导致火星上的温差非常强烈,平均温度达到了-55℃,温度跨度能从冬天的-133℃到夏天的27℃。
这样的环境即便是哪天真的移民到火星了,可能住的地方和现在的空间站要求差不多,不穿宇航服,绝对没有任何的生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