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大年你妈个X!”
正文部分还是很难听的辱骂。火药味十足。
一般情况下,校长看到这封信会有2种反应。
愤怒,把女孩痛批一顿。
无视,女孩可能只是一时冲动。
但詹校长都没有以上反应。
收到信后,他什么都没做。
女孩为何会口出狂言?
这要从一次被“夭折”的恋情说起。
女孩和一男孩谈恋爱,情到深处同居了。
女孩父母强行把他们拆散。
听说詹校长能“治”早恋,于是父母就把女孩送来丑小鸭中学。
这换做谁都会气急败坏,更何况正处叛逆期的孩子。
女孩一气之下就写了这封信。
信寄出去后,她做好和詹校长对峙的准备。
有一次,她和詹校长在校道上碰见。
詹校长笑着对她说:
“你的信我收到了。”
没有多余的话语。
她心想,这不对劲,跟预期的完全不一样。
后来还碰到好几次,詹校长依然很热情跟她打招呼。
唯独对那封信只字不提。
一个月后,女孩意识到自己的鲁莽,主动去找詹校长。
“校长,我错了。不该写那封信。”
詹校长却说:
你没有错呀,一点都没有错。
首先要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你在写信前肯定评估过,骂詹大年这个校长没有风险,因为,你相信詹大年很善良。
你看,你用没有风险的方式避免了一次有风险的行动。
你很聪明!
听完这番话,女孩更羞愧不已,她又小声问道:
“校长,你能不能把信退给我?”
詹校长一听,哈哈大笑。
“那不行,信是你写给我的,当时你并没有说只是借给我看看。”
至此,关于信的事就翻篇了。
当再次谈起这件事,詹校长对自己的做法进行解释。
孩子的确没有错。
她来这个学校,心里有气,总得发泄出去。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权威,对孩子来说,挑战权威本身就是一件很爽的事。
骂了以后,她心里平和,情绪就稳定了。
我什么都没做,却安抚了一个孩子的心。
纵观这起事件,詹校长没有架子,特别亲切。
这是他的一大“特色”。
要么劝退,要么直接放弃。
他不赞同这种“淘汰”制度。
可当下大环境就是如此,很难改变。
思来想去,他萌生一个大胆想法——
能否办一所学校只招“差生”的学校?
于是,他辞去学校的职务,开始规划。
2011年,他在昆明创办“丑小鸭中学”。
乍一看,这个名字很标签化,但它有一定的寓意。
詹大年解释道:
“‘丑小鸭’是白天鹅的品种,长大后是要飞向蓝天的。”
“丑小鸭”也被称为“问题学生”。
特指存在厌学、有网瘾、有自杀倾向等各种问题的学生。
自建校以来,这里收过2000多名“问题学生”。
一如写信骂詹校长的女孩。
而女孩的“问题”算是比较轻微了。
有的孩子,已经在家休学一年;
有的抑郁成疾,多次自杀未果;
还有的刚从“精神病院”出来。
他们几乎全是被父母“骗”进来的。
刚到学校,他们我行我素。
一开始,詹校长以为孩子真的有问题。
当试图走进孩子的内心,他才意识到自己错了。
比起“问题”,更要重视的是其背后原因。
他曾对100个学生做过调查。
100个学生中,有74个处于离异、单亲或留守家庭。
这些孩子一遇到问题,没人给他们指引,更不会给予关心。
久而久之,他们叛逆,走向极端。
可自始至终,父母都不关心问题的症结。
有个学生家长跟詹校长抱怨:
“我能指挥千军万马,就是指挥不了孩子这个‘狗日的’。”
詹校长一听,便知道问题出在“指挥”两字。
孩子又不是飞禽走兽,为何要去指挥他?
还有个女孩,她有自残行为,还总骂父母是“婊子配狗”。
詹校长觉得,孩子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她父母却觉得,是学习成绩不好。
说来可笑,这对父母是大学老师。
“高知”又怎样,他们眼里只有分数。
詹校长感到无奈且可悲。
那么,该如何帮助这些“问题学生”铲除问题呢?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作为“爹”,自然要尽心尽职。
他在学校每个教室里,都贴上一张照片。
照片里有一句话是:
任何时候,校长都会帮助你。
并附上自己的联系方式。
面对学生,他主要遵循两个原则。
1,自由和自律。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曾去参观过丑小鸭中学。
走进学生宿舍发现,房间一尘不染,被子呈豆腐型,墙上布满各种手绘图案。
詹校长说:
“那是学生自己画的,随便他们画,我们不干预。”
包括寝室管理制度,也是由学生来定。
每个寝室制度都不一样,他们想怎样定都行。
詹校长从来不去检查寝室,如果非要去,他会先问孩子:
“我要到你们寝室参观一下可以吗?”
他用的是“参观”,而不是“检查”。
“这些孩子很有个性和想法,难管吗?”
他说:
“不难管。因为他们有想法,渴望自主、渴望自由、渴望被信任、渴望被关爱,你给他们这些不就行了吗?我觉得不要管,学生不是管出来的。”
那是不是一切都由孩子自己决定呢?
当然不是。
学校规定每周一晚上可以自由上网。
有些老师和家长不解:有的孩子明明有网瘾,为什么要让他们上网?
詹校长表示:
“网瘾和上网是两码事,我跟孩子们说,让你们上网有什么好处和害处我都知道,但在规定时间内,你们可以玩。”
孩子们很自觉。
甚至利用7个月的上网时间给詹校长编了一本书。
自由有边界,才能学会自律。
而这些孩子也正一点点受益于此。
2,批评和引导。
有一次,一个男孩躲在厕所抽烟。
詹校长知道后,他找到男孩。
他一来就问:
“听说你躲在厕所里抽烟?”
男孩低着头,不敢说话。
他接着说:
“躲在厕所里抽烟是对的,因为你知道在外面的公共场合不能抽。但你抽烟是错的,你不知道躲在厕所抽烟多可怜。”
听罢,男孩才憋出一句话:
“校长,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抽了。”
其实,他并不是来劝男孩不要抽烟。
躲厕所抽烟很正常,可还是要批评。
批评不等于一味贬低,而是先肯定他的行为。
正如詹校长所说:
“把孩子养亲了,设计才有灵感,教育才可能发生。”
也就是说,先通过一些方式和孩子建立关系,比如表扬,让孩子得到肯定,对你产生依赖,再进行批评。
但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犯了严重错误,甚至上升到肢体冲突,该怎么办?
在丑小鸭中学,最严重的处理就是带到心理咨询室。
让心理老师慢慢和孩子沟通。
比如有个小男孩,总以挑衅老师为乐。
带头起哄、捣乱,什么“坏事”都干尽。
心理老师多次约他聊,都被他拒绝了。
有次上课,他又在搞破坏,心理老师批评他。
当问知错没?
他拒不认错。
事后,詹校长找到心理老师说:
“学生做错了,你告诉他错了就行了,为什么非要他承认呢?”
心理老师这才意识到,问题不全在孩子身上,自己的态度也有问题。
她调整心态,从内心真正收起敌意,再慢慢靠近孩子。
终于,小男孩感到被重视,才答应心平气和坐下来聊天。
丑小鸭中学办学以来,治愈300个以上患有抑郁症的孩子。
孩子们的需求被看见,并被真切地满足。
同时也要让每个孩子都创造出自己的价值。
丑小鸭中学有60%的孩子存在抗挫能力差的问题。
但没关系,老师会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安排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举办活动进行分工合作,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
这样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重塑自信。
在普通学校,大家总是“谈性色变”,可丑小鸭中学偏把“性”放到台面上讲。
专业老师会分别从心理上、人格上、品格上讲解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爱情和性。
有一位家长呵斥詹校长:
“我的儿子在你们学校好像恋爱了。”
詹校长笑着答道:
“你家的桃树不是因为种到了我这里才开花的。春天到了,无论种到哪里,都会开花。”
还有一次,一位男生在寝室床上挂了一幅画。
画里有一句很模糊的话:
如果上天给我一次再来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
看到这一幕,詹校长没有指责男生,反倒觉得很美好。
他说:
“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子有好感,这是多美好的事情。”
青春的荷尔蒙分泌,是生理发育的必然。
逃不过,也阻挡不了。
一位母亲向詹校长求助:
“儿子刚刚12岁,我发现他最近在看黄片,我很着急,想讲又不知道怎么讲。”
詹校长回复她:
“你可以给孩子讲解男孩与女孩的生理、心理差别,也可以讲自己青春期的心理困惑,也可以讲爸爸妈妈的爱情故事,还可以给孩子看一些青春期性教育的教材。”
这位母亲疑惑不已:
“他才12岁呀,讲这些是不是太早了?”
詹校长摇摇头说:
“孩子都已经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就是让孩子成长,怎么会影响成长呢?”
春天来了,花就开了。
“性”不是洪水猛兽,不要回避,要去疏导去引领。
这也是教育的内涵:
尊重人性,关注个性。
学校课程安排有异于一般中学。
它学习的,是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以及学校自创的课程。
比如心理课、社团课、军事训练等等。
这些自创课程,不是为了用来应付考试,而是帮学生找回自我。
丑小鸭中学把政教处改成了心理部。
在这里,孩子可以畅所欲言。
詹校长说:
“孩子们都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
这个笑着出来才好,至于他承不承认错误没有关系。
其实,我们成年人很多时候一辈子犯错,但是做的好事更多。”
他们还把作业称为作品。
因为,作业是为他人完成的,作品是自己的,学生就会很用心去完成。
完成作品之余,学生还参加了很多课余活动。
比如舞蹈、演讲、朗诵、弹吉他等等。
昆明宜良县每年都会举行艺术节,丑小鸭中学都会去参加,每次都是第一名。
詹校长的妻子说:
“我带着我们的孩子去参赛,他们一出场,孩子们那精神面貌,就让全场震惊。”
甚至有些校长说:
“丑小鸭中学明年不要来了,让我拿一次一等奖。”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火花,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唤醒它。
谈及升学率,詹校长说:
“如果一定要以升学率来代表成功率的话,成功率不高。如果以孩子能正确地认知自我价值,回归正常的生命状态为成功率,那就是100%。”
这不是夸夸其谈。
有个男孩叫陆亚斌,是丑小鸭中学第一届学生,今年刚从南京大学毕业。
詹校长请他回学校帮忙主持一个晚会。
在晚会上,他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初二那年,他换了五所学校。
他父亲对他彻底失望,最后才把他送来丑小鸭中学。
刚来时,他脾气特别暴躁。
有一次,他在操场上喊:我要杀人。
原因是,他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了他。
詹校长跟他说:
“你想揍老师,那你去嘛。”
他说:“可我打不过他。”
在跟詹校长一番交谈下,他气消了。
然后他说他想学书法。
詹校长特地去找个教室,让他写。
后来,他发誓一定要考高中考大学,他做到了。
10年后,再度回到学校,他热泪盈眶。
是詹校长,是这个极具包容性的学校“拯救”了他。
他在台上当着所有人的面表示:
“我现在跟詹校长打包票,如果将来需要我,一个电话,我随时到!”
“丑小鸭”总会变成“白天鹅”,只要你用心去浇灌。
她从一开始的抗拒到舍不得离开。
这一切缘于詹校长。
她说:
“我和詹校似乎只是朋友,完全没有和其他校长一样的距离感,更不用拘束,有什么都可以说。”
詹校长教会她理解父母,帮她重拾自信。
离开丑小鸭后,她向詹校长承诺:
我会考上高中的!
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故事。
在教室的后墙,贴满了毕业学生的寄语。
“三年前,我们像陌生人一样走在一起;
三年后,我们以好朋友分开,依依不舍,令人悲伤。”
“绽放最绚烂的笑容,给明天更美的梦。”
“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你敢相信,这些深情的话语是从“问题学生”口中说出的吗?
来时吵吵闹闹,有不甘有叛逆。
走时依依不舍,有收获有梦想。
这不是奇迹,而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詹校长说:
“我没想过失败,也没有想过会倾家荡产。
我只是想,如果我能让一个被放弃的孩子,回到正常的生命状态,就是成功;
如果能够让几近崩溃的家庭找回欢笑与希望,就是幸福。”
于是,他把自己“赤身裸体”地交给孩子。
成为他们的引路人,给生命多一条路。
2019年教师节,詹校长写下这样一段话:
生命,来也平淡,去也自然。
生命里,本来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
哄孩子,教自己,每一天。
这样,很好。
一个人,一辈子,一颗心,一件善事,改变一个人。
这是他为师多年的初衷,也是丑小鸭中学的“宗旨”。
曾有位家长说:
“丑小鸭这个名字多难听啊,叫小鸭多好。”
詹校长答道:
“小鸭长大了是会被吃的,丑小鸭长大了是会飞的。”
是啊,这些“丑小鸭”,在懵懂无助的年纪,来到了“丑小鸭学校”,经过呵护,再展翅起飞。
当“丑小鸭”走过半生,再回首,就会发现:
原来他们本来就是白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