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则“小奶球直播录屏”的话题上了热搜。
说的是,网红主播小奶球到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旅游。
但遭到了当地儿童的围攻、猥亵。
一群5、6岁的男童包围,还对她露下体、摸下体、摸臀部。
小奶球痛斥说:好恶心!太恐怖了!
不过,后来小奶球选择息事宁人,将影片和发文都删除,“算了,不想越闹越大。”
但是目前,各大平台关于这件事的讨论仍在继续。
事情发生在上周六,网红“小奶球”和男同伴“狗哥”一起在西藏吉隆县旅游并进行直播。
后面突然出现了一群5、6岁的小男孩,从两人手上抢零食、抢设备,抢完就跑。
狗哥跑开去追赶,剩下的男孩们趁机包围小奶球,围着她转来转去。
直播影片中显示,男童们先是露出生殖器问道:阿姨,这是什么?
然后男孩一个接着一个,扒拉着裤子露出生殖器。
小奶球气骂:
脱脱都脱,脱光算了,走开!
走开,变态、变态!
但是小男孩们非但没有走开,反而冲向小奶球,一个个去摸她。
这段直播录屏被传到网上后,许多人都表示不可思议。
有人说是炒作。
也有人说,其实发生在西藏山区还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那里的孩子因为贫困、留守儿童等等原因,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没有正确的是非观。
做出这样的行为可能是由于性知识缺乏,产生的好奇心理。
具体的情况不得而知,目前也没有相关结论。
但一些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打工,确实缺少家庭性教育知识,对生理卫生、生殖器官等缺乏了解。
这导致他们很多时候羞于谈起身体的变化,但又充满好奇。
一旦有了意识,只能用不成熟的方式去解决。
但我们都知道,儿童出于好奇去观察身体的不同,可以理解,绝不能任其野蛮发展。
否则,孩子可能会形成“窥探异性没有问题”的错误观念。
事实上,这样的事发生的也不少。
有博主发文称,上海某景区一公共厕所女厕内,母亲把男童带进女厕后,他在女厕隔间挨个弯腰偷瞄。
在豆瓣上也有人吐槽:女厕所男孩含量过高。
仅十几分钟内,就不断有男孩妈带好大儿进来。
这些男孩进女厕所就像在自家客厅溜达一样自在随意。
还有妈妈把男孩放车上,对着自己的隔间,敞开着门上厕所。
女厕所,需要脱衣服,裸露身体,带男孩进来真的合适吗?
反正印象里,因为这事网上每年都要吵几回。
而且在许多家长眼里,女孩不能去男厕所,但男孩去女厕所,就天经地义。
所以,不少女性在使用公共女厕所、公共女更衣室、公共女澡堂时,常常会看到有男童“出没”。
当一些人提出质疑时,部分妈妈甚至会用“他还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的理由来辩驳。
甚至理直气壮指责对方“你有什么好看的”。
话里话外不仅完全没有意识到给别人带来的不便,也忽视了其他人的感受。
有网友把这类妈妈用“太子妈”来归类,言下之意“为所欲为,说也说不得”。
虽然标签贴的极端,但现实中,大部分家庭,妈妈带孩子的时间确实更多。
不少妈妈出于照顾孩子方便,出门在外,有时就会带男童进女厕所、女更衣室等女性私密空间。
作为一个女孩儿的妈妈,我觉得“方便”并不意味着“合适”。
因为相较于成年人,孩子的确对规则、边界、他人的感受认识较模糊,缺乏自主判断的能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抹去他们的性别认知和界限感。
一句轻飘飘的“孩子还小,不懂事”,也不能为侵犯他人隐私而开脱。
事实上男童、女童的好奇心远远超出大人的想象。
3-4岁时,大多数孩子已经形成了性别认知,他们会发现男孩、女孩不一样,并更倾向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和表现。
比如会有“男孩应该做什么”“女孩应该做什么”的意识,也隐约有了保护自己隐私的想法。
而且只要教育得当,多数孩子都会介意去异性的厕所。
退一万步讲,家长带孩子进异性卫生间,都不害怕影响孩子成长吗?
有研究表明,自幼长期跟随母亲进女厕所,女浴室的男童很容易造成心理认知偏差。
在成长中没有明确的性别归属,青春期后会慢慢将自己默认成女性,或者不知道尊重女性。
更可怕的是,3岁以上的孩子,就很有可能实施X侵犯,或者被侵犯。
还有新闻报道,烟台市某幼儿园男童伸手猥亵同班女童。
以及前一段13岁男童对10岁女童进行X暴力的案件。
所以,每个有孩子的家庭,不单是考虑孩子的需求,也要换位思考别人的感受,避免对他人的打扰、隐私的影响。
毕竟,很多反感带娃进异性厕所的人,反感的不是娃,而是带娃家长的态度。
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当然,这些道理,家长们也懂,但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有诸多不便。
比如,很多妈妈虽然知道男童进女厕不方便,可是考虑到孩子的安全,担忧孩子自己去男厕会被坏人带走,不得不带孩子去女厕。
还有一些妈妈则担心孩子不能自理,如果孩子正好处于自主排便能力不足的阶段。
就会发生裤子脱得不好尿到裤子上、拉粑粑之后还不会自己擦屁屁等事情,只能一起带去女厕。
对于一些稍稍能够自主如厕的孩子,也仍有问题困扰着家长。
那就是许多厕所对孩子很不友好。
一些妈妈反映,孩子的爸爸曾带孩子进入多个男厕,发现不少小便池、马桶的设置都过高,孩子使用起来非常吃力,完全无法独自上厕所。
最后还有洗手的问题,不是所有的厕所都有儿童洗手台。
有洗手台的,设计得也特别宽,即便符合孩子的身高,孩子还是很难够着水龙头。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商场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他们想出了“在女厕所建男童便池”的方法。
只不过这个方法非但没缓和矛盾,反而又踩了广大女性的雷点……
因为实际上这种举动,也默认并强化了女性是育儿的主体,并且也着实侵犯了其他女性的利益。
事实上,无论是母亲带男童进女厕,还是爸爸带女童出门需要如厕,都非常尴尬。
要解决这个问题,或许只有一条路可走。
那就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也就是第三卫生间:
第三卫生间”是在厕所中专门设置的、为行为障碍者或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使用的卫生间。
第三卫生间属于特殊需求,但并不小众。
不光带孩子需要,残疾人也需要,成人也有需要。
比如如果女儿带着行动不便的老父亲,儿子带着不能自理的母亲,没有这样的设施就很尴尬。
所以从2016年开始,国家住建部新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中就要求,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及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区域的活动式公共厕所,均应设置“第三卫生间”。
比如青岛市新建的第三卫生间。
里面配备大小马桶和婴儿安全座椅,方便父母使用。
济南一公厕的第三卫生间,配备婴儿台、尿布台、供残疾人使用的设施。
这样既避免了母亲携子外出时的“如厕难”问题,也彰显了可贵的社会温情。
不过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目前还有一些地方没有普及,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有些地方设置了第三卫生间,但问题似乎并没有减轻,依旧有家长带男童进女卫生间。
家庭卫生间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要么空置不用,要么被上锁了。
归根到底,还是在于社会缺乏最基本的共识。
总之,有些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实现的,因此,条件成熟前,双方只能多些同理心。
但前提是,别把他人的让步与牺牲,当做理所应当。
相同性别才能共用厕所、更衣室,而不同性别应该互相尊重隐私,才是真正约定俗成的事情。
而去区分性别的公共空间,恰恰也是帮助孩子树立性别意识、培养公共意识的契机。
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家长们外出时要大胆地使用第三卫生间,外出时主动询问、寻找第三卫生间,别让已经建好的第三卫生间闲置。
实在找不到的,也要有约束孩子、尊重其他人的意识。
让孩子不要随便走动、敲门,进入厕所后让孩子低头或闭眼不乱看,并把孩子快速带进自己的隔间。
毕竟对于陌生女性来说,你的孩子不只是一个孩子,更是一个陌生的男性。
最后,我们也希望社会上能尽快建立起更多的第三卫生间。
毕竟,公共设施的完善,才是对广大有娃父母的最大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