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唐代彩塑 ( 唐代 618年—907年 )
唐代大殿(公元782年)
中国现存最早木构建筑
中国木构古建中最平缓的屋顶
1937年之前,中国研究古建的建筑学者还没有从记录与实地考察中发现存世的唐代木构建筑,
通常能见到的唐代遗物都为砖塔材质,例如西安大小雁塔,山西泛舟禅师塔,安泽郎寨塔,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发生在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的唐武宗灭佛运动,这样的运动在中国佛教史上曾经发生过四次,史称三武一宗法难,
一宗即唐朝第十六位皇帝武宗李炎,唐朝的皇帝拜李耳为先祖(就是老子),李耳也是道教的创始人,
李炎宠信道教,身边最重要的谋臣也是道士,当时正与土藩交战国库空虚,灭佛可以带来众多收益,为了巩固了中央集权,进行了规模最大最彻底的灭佛运动,损毁各种寺院四万多所,唐建也被毁的相当彻底。
时光走过壹千多年,1953年新中国文化部文物局进行全国文物摸底,工作人员接到报告,位于五台县西南阳白乡李家庄附近小银河北岸发现唐代建筑南禅寺,急待修缮,
数月后,文物专家来到李家庄,对南禅寺进行了系统勘验工作,
除了屋顶上的鸱吻、琉璃瓦、滴水等古建消耗件为历代重修之物,综合大殿整体梁架结构、斗拱、阑阁等唐代建筑形制,特别是殿内西侧平梁上保存的“因旧名旹(时)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题记,
确定南禅寺为唐建中三年重建(公元782年)的唐代建筑。
这一定性不仅找到了会昌五年灭佛运动之前唯一尚存有确切年代记录的木构建筑物,也确定了南禅寺的建设年代比梁林等学者在1937年发现的佛光寺东大殿还要早七十五年,
是中国现存四座唐代木构中最古老的一座。
南禅寺历经战乱、法难、地震、七个朝代变迁还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一是背靠五台山各大寺院,这里容易被忽视,
二是地理位置极其偏僻且规模较小,各种史料文献中没有任何记载,连梁林两位大家也没有发现,可如今却成了古建爱好者必打卡的网红寺院。
南禅寺重建年代是唐朝第九位皇帝德宗李适的年号建中三年,距今1238年,大殿坐北向南,以单檐九脊歇山顶逐渐舒展,好似大梦初醒后伸了个懒腰般惬意,
大殿内原有十七尊木骨泥胎唐代彩塑在国内也是弥足珍贵,佛像布局依旧沿袭北魏至隋唐的规制摆放,中央是佛祖,两旁弟子,两位菩萨,两大天王,
色彩、服饰、塑形尽显唐风,只是留存的千年寺院在1999年却被盗匪抢夺,如今只剩下十四尊雕像,另有一尊唐代石塔也不知下落。
据寺碑记载,公元1086年南禅寺曾进行过落架大修,再就是文革期间邢台大震后对南禅寺大殿再次进行了以恢复原貌为宗旨的全面修复工作,今天看到的南禅寺就是1974年修复后的样子。
虽然南禅寺与先期发现的佛光寺相比只是乡野小寺,工艺水平并非皇家造办,但还是如《诗经·小雅·斯干》中所描绘的中国古建那样: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南禅寺山西忻州市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西北38.701219,- 113.113781
我们的人生经常会被两种思绪牵引,
一种是催着你去看远方,
一种是拉着你回故乡,
干脆就在远方和故乡之间多折腾几回, 这一生也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