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延迟了四百多天,《八佰》终于上映了。围绕着主创和题材有很多争议,但作为普通观众我们还是只需要更关注电影本身。
电影《八佰》剧照
作为战争片,电影充满了R级的镜头,尸骨遍地、枪毙火烧、断臂残肢、血浆横飞的镜头难以计数,得力于国内外优秀团队的合作,战争场面的设计专业度高,有层次,调度佳,丝毫不输好莱坞。过于真实的场景让我瞬间又想到了何时能有分级制,我所在的场次有很多家长带着小孩子看,我们的传统向来是忌情色不忌暴力,在电视剧里看惯了手撕鬼子想来免疫力已经很高了。
电影的角色众多,老戏骨王千源、姜武发挥稳定,杜淳、张译、李晨中生代也很精彩,欧豪、魏晨、郑恺、李九霄等人戏份有多有少但都有高光时刻。
电影的剧本非常扎实,导演想表达的非常多,整部电影贯穿军人、百姓、西方三个视角三组人物,靠很多细节穿针引线支撑下来,每个镜头每场戏都有很多信息,看起来过瘾,加上紧凑的剧情和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147分钟的时长很快就过去了。
推荐巨幕,是国产电影里视听效果极佳的体验。
二
这是部催泪电影,即便做好了准备,观影中还是被几处情节压住胸口赶着眼泪出来。舍身炸日军、家书、护旗、过桥这几处,我不感觉导演在催泪,战争就是战争,生死一瞬间,呈现就已经足够震撼。
很少在一部战争片里看到这么多流泪镜头,当姚晨面对前赴后继、舍身取义的战士,当欧豪面对贪生怕死、苦苦哀求的张译,当黄晓明面对宁死不从、据理力争的杜淳,尤其张译和黄晓明,一个逃兵、一个官僚,电影没有脸谱化他们,台词讲出了他们心中的纠结,逃兵可耻,把玩政治游戏可耻,但面对敌我悬殊、孤军作战,局外人很难简单地批判他们,站在道德高地看别人容易,站在鬼门关前选生死难。
这是电影最精彩的地方,战士和民众,保卫者和被保卫者都成为了人,有烟火气的人,电影关注的重点是人在这场生死大战中如何做抉择。
电影开场最震撼的镜头就是空中俯瞰苏州河两岸的旋转镜头,一边灯火辉煌,一边满目疮痍,我以为会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式的批判,但没有,光明的南岸有戏班、有赌场、有摊贩、有难民、有童子军、有外国投机客,形形色色,面对北岸的战斗,有些人一开始像在看戏,但逐渐被震撼被打动,由冷漠、观望、麻木到助力、参与、共生死。
国军的几个主要角色也不是典型的“正面角色”,胆小、懦弱、兵油子,他们在血海里成长成勇士。他们抽烟,喝酒,谈论“摸女人胸部的感觉”,有主动参军,有为家人报仇,有害怕枪毙,他们没有人唱高调,就是递过去一支烟,点着了,猛吸一口,“哥送你一程!”在中国的大银幕上,我们很难见到中国军人的这类场景,因为是民国反倒能放开手脚呈现。我们日常影视剧中看到的军人都是“禁欲系”形象,一方面是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提倡“存天理,灭人欲”,贬低人的七情六欲,塑造的主流人物形象常是刚正有余,柔情不足,比如徐克版本的“黄飞鸿”;另一方面建国初期的革命主义叙事传统,将谈情说爱认为是资产阶级腐朽价值观,会腐蚀正面人物形象。双重传统下,我们的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一直可敬不可亲,有距离感。
电影最大的魅力就是把存留在历史材料和书本上的千人一面变成活生生的人立在我们面前,他们不仅应该印在书里,更应该印在脑子里。“他们也是爹娘生养的,有名有姓的”,生活中他们不完美,战火中他们成就大义,王侯将相无种,英雄不问出处,懂得生活的复杂就应该承认英雄的不完美,才能拥抱更多不完美的英雄。
牺牲不一定崇高,但一定伟大。
三
最火热的电影也一定有最多的争议,看到网上很多影评都在讨论删减,批评电影的虎头蛇尾。
看了很多影评,网上有段视频节目,认认真真评论电影后打了6分7分,我想这部电影不止这个分数。我们很多人面对国产片的时候往往莫名的严苛。《八佰》的制作在软硬件方面都是卓越的,当然目前还不是所谓的“影史经典”,但也在战争片普遍水准之上,这个时代经典不那么容易出来了,即使《敦刻尔克》《1917》也只是杰作难称经典。细究起来,这些大片也有问题,《1917》故事场景的切换跨度大到有如“魔幻”,《敦刻尔克》三条线索的剪辑也很刻意,但我依然非常喜欢这些作品,为了更准确的传递感情、讲好故事适当戏剧化、夸张化表达是应该的,无伤大雅的。现在影评也要靠“标题党”“制造争议”“制造噱头”来吸引关注,这是在伤害自己爱的电影。
美国学者宋怡明在他的明史研究《被统治的艺术》中提出一个观点,每个国家都会用一套独特的、专门的语汇和文字去治理社会,国家的臣民需要熟悉和熟练使用这套语汇,而臣民为了给自己谋得更大权益会掌握语汇之后善于灵活运用。国家的观看,促使被观看的百姓做出回应,社会行动者不仅被国家看到,而且还力求以特定的方式出现在国家的视线中。这是无奈之举,也是生存智慧。“被统治的艺术意味着能够地道、熟练地掌握国家的语言。”这部题材特殊的电影能够上映需要电影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一定程度的删改和片头片尾的字幕都是为了符合时代要求,要把自己的语言协调到国家的语言中。其实观影时没有明显的断裂的感觉,从看过首映的人的介绍看来删改并没有伤筋动骨。这部电影能够上映并且流畅的讲完故事,希望是进步的开始。
《八佰》的美术、摄影和配乐都很杰出,甚至有“用力过猛”的感觉,每个镜头都能感觉到主创人员的用心之细、情感之饱满。电影将关注重点放在几个不完美的主角,不是为“美化”或“黑化”,而是用他们的视角他们的成长串联剧情,加重情感,杜淳后期的动员演讲虽然也用了很主旋律的民族主义风格的话语,但更像是“角色”的表达,而不是“电影”的表达,决战时刻领导者需要这样的表达。四天的战斗各有特色和着力点,音乐层层递进直到高潮段落,最后重复使用的多角度镜头和升格镜头,确实有“主旋律大片”的既视感,但放在这部电影里我感觉到的是创作者对国破家亡时同仇敌忾、抵死一搏的一个个战士的歌颂,对遭受无妄之灾挣扎求生、有血有肉的一个个国人的歌颂。
有幸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用最深挚的情感去缅怀和祭奠祖父祖母辈的不平凡的英雄和平凡的民众。这部电影在现在放映,面对复杂微妙的国际国内形势,会制造出更多语境。当今时代很多人都有很多话想说,但无论支持或不支持什么,热爱或不热爱什么,都应该把人当核心,重视每个人,尊重每个人,珍惜每个人,人创造历史,不是历史创造人。
《八佰》不只是四百个战士,更是四万万个同胞。